查汗:享受在基层舞台的每一场演出
“同学们,我们复习一下合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要注意手势和表情。”日前,新疆艺术剧院小音乐厅内歌声悠扬,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女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查汗,正在教乌鲁木齐职业大学音乐专业学生练习和声。类似这样的基层文艺培训,每年她都会进行百余场。她用歌声将新疆风情传遍基层,深受百姓喜爱。
查汗出身于音乐世家,从小与歌舞相伴。1988年,她考入新疆艺术学院,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齐宏恩。“齐老师说语言是学习音乐的重要基石,要求我们多掌握几种语言。”查汗主动与身边各族同学聊天,用纸笔记录下字词读音,这为她日后在基层的演出和教学奠定了基础。
大学毕业后,查汗考入甘肃省歌剧院,成为一名歌剧演员。“工作后我又进一步学习台词、形体表演等基本功,不久后开始到基层表演,主要唱新疆民歌。”2001年,她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歌剧中心,跟随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宋波学习声乐。2007年,她调入新疆歌舞团,“回到家乡工作,我很激动,能为家乡人民唱歌,是一份无比崇高的荣誉。”
回到新疆后,查汗把大部分演出放在基层一线。“舞台上的鲜花和掌声,终究不如田间地头老百姓那真挚的笑脸来得温暖。”她回忆起在墨玉县一个村子演出时,夜晚,月光洒在村中蜿蜒的小路,颇有诗意;白天,烈日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气息;演出时,饿了啃一口馕,渴了喝一口砖茶,简单而满足。尽管条件艰苦,但看到村民们一张张笑脸、听到热烈的掌声,查汗便觉得一切都值了。
查汗一年中有200多天都在演出或奔赴演出的路上,常在和田、喀什、阿克苏、伊犁等地演出,她深知百姓的喜好,“大家很喜欢经典歌曲,如《党啊亲爱的妈妈》《一杯美酒》等,一些旋律欢快的歌曲,如《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新疆好》等也很受欢迎。”
2016年,查汗来到阿瓦提县英艾日克镇巴依拉村参加驻村工作,她发现这里的村民不仅能歌善舞,更渴望新知识。于是,她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语言能力,带着村民唱歌跳舞,同时在村里教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村民们都比较害羞,让大家张嘴读字是比较难的。”从与村民拉家常开始,查汗耐心引导他们开口交流。她还组建了合唱团,让村民在歌声中逐渐掌握国家通用语言。这一方法很快取得成效,学员数量从最初的不足50人,增加到现在教室都坐不下。村民吾斯曼回忆说:“我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就是在歌声和日常对话中掌握的,课后大家还会互相提问。”
在繁忙的演出之余,查汗不忘为“石榴籽”文化小分队、乌兰牧骑等基层文艺人员授课培训。在教授声乐技巧时,她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有学员不敢张嘴,她会让学员想象吃葡萄或是口中含一个鸡蛋的感觉,以此来训练发声和咬字。在讲解气息运用时,她让学员想象自己乘坐电梯,并尝试在发声的同时弯腰捡东西,来体会气息的控制和流动。
“基层歌手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我主要采用鼓励和引导式的培训方法,帮助他们迅速掌握演唱技巧。”查汗说。这些拟人化的教学方式,使得复杂的声乐技巧变得易于理解和掌握,深受学员欢迎。在新疆艺术剧院见习的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大二学生阿卜杜·拜斯尔说:“查汗老师的教学很有意思,对我们来说也很有效果,学习收获满满。”
去年8月,经历脑瘤手术后,查汗在微信朋友圈写道:昨天已经翻篇,感恩在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
术后,她恢复状况良好,很快便重返基层演出,“我享受在基层舞台的每一场演出,那里不仅是我艺术生涯的起点,更是我心中最宽广的舞台,我希望把歌声传递到新疆的每一个角落。”(宋海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