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新疆频道

一生坚守 奉献新疆——记新疆大学支边老教师

2023年09月11日10:31 | 来源:新疆日报
小字号

“第一志愿:新疆,第二志愿:新疆。”1960年,从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的仇素芹在《毕业分配志愿表》上这样填写。“毛主席号召广大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越艰苦的地方越光荣,我就想着要去新疆参加边疆建设。”每每有人问起,仇素芹总是这样回答。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包括仇素芹在内的一批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高校知识青年,作出了人生共同选择,奔赴条件艰苦的祖国大西北——新疆。几十年的峥嵘岁月,他们一生坚守,奉献新疆,兑现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承诺。

积极响应 奔赴新疆

1953年初冬的一天,一辆卡车疾驰在兰新公路上,中国人民大学首届马列主义理论研究生班毕业生徐玉圻坐在副驾驶座位上,本已留校任教的他得知教育部要抽调教师赴疆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到新疆去”。

次年,刚刚从北京工业学院(现为北京理工大学)化学系毕业的鲍永和也踏上了西行的列车。从北京途经西安、陇西到兰州,然后火车换汽车,接着又是八天八夜车程的颠簸。鲍永和曾在文章中回忆了这段经历:“当时进新疆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我们用了整整27天。”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话对于徐玉圻、鲍永和这代人来说,从来都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背后书写着的是一代人的崇高革命信仰和对祖国、对人民事业无限忠诚的高尚价值追求。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新中国刚诞生不久,百废待兴,新疆人才匮乏,急需能够建设边疆的技术工作者及教师。1950年,时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书记王震向中央提出在新疆学院的基础上成立新疆大学,中央有关部门积极从疆外高校调派干部和大批教师来任职任教,并号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毕业生支援边疆教育事业。

号召发出后,得到了广大教师和毕业生的积极响应,先后有百余名师生奔赴新疆。

当年,新疆大学师资力量非常薄弱,不仅缺教师,教学条件也比较差,连完备的教材都没有。生活条件更是艰苦,宿舍没有自来水,冬天靠铁皮炉子取暖,有时冷得连钢笔墨水都被冻住。尽管如此,但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依然意气风发。

建校之初,教师除了上课、做学术,还要修建教学楼、种树、种菜、挖渠等。如今成为新疆大学标志性风景的红湖就是当时师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共同建设的。

从一穷二白、环境恶劣,到现在蒸蒸日上、绿树成荫,新疆大学的发展史,正是蕴藏在胡杨精神中的一部老一辈新大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奉献史。

从无到有 由弱到强

时至今日,提及新疆大学已故教授、生物系奠基人周培之,师生都会尊之为“周先生”。这既是对他的怀念,也是对他的尊敬景仰。

周培之是新疆大学生物学科建设的初始奠基人和领军人物。当时学校教学环境十分艰苦,没有理学学科,一切从零开始。1953年学校成立生化系,招收来自疆内的大学生,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周培之一人身兼数职,他带着教师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培养出新疆第一批具有生物专业知识的大学毕业生,这些学生后来都成长为科教战线上的骨干力量。

“先生为我们开的是植物生理学和植物分类学,他的课同学们都爱听,深入浅出,吸引了许多其他学科的学生。他博学多才,动物学、数学、物理、化学,先生都能讲,而且讲得好。”周培之的学生夏庆一说道。

徐玉圻回忆,当时基本教材得不到满足,政治课的授课教材都是自编的。为填补新疆大学教学中遥感技术这门学科的空白,支边教师陈模主动承担遥感课程,并提出实践对于培养遥感技术人才至关重要。陈模先后参与完成《1∶100万中国土地利用图编制研究》《全疆1∶50万土地资源利用研究》等20个项目,为国家和新疆经济建设、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新疆大学中文系教授徐思益在1979年率先给研究生开设了“语言学名著评介”“理论语言学”等现代语言学课程,很多学生就是在这里熟悉了索绪尔、布龙费尔德等现代语言学大师的名字,领会到现代语言学的精髓。

不分专业和课程,只要工作需要就顶上去干。在新疆大学,老一辈知识分子任劳任怨,潜心教学,经验不足就自己摸索,没有实验室就亲自搭建,教材不适用就动手编译,粮食不够就自行耕种……坚守初心和使命,将知识传播给学生、将精神传递给学生。

新疆大学数学学科奠基人陈德璜、无线电子系创始人吴宗尧、动物学研究奠基人黄人鑫、英语专业奠基人洪雪青、新疆少数民族体育人才培育的启蒙人张润之……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一批批青年知识分子的到来极大缓解了当时新疆大学教师队伍紧张状况,在学校建设、学科设置、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中有的奠基了学科发展,成为教学科研的领头羊;有的成为学科建设的创始人,为健全学校学科门类建设作出重要贡献;有的组建科研团队,积极申报硕士点、博士点,为学科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有的筹建实验室,将学科与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攻克相关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助力学校实现服务社会功能。

奉献精神 薪火相传

“像导师一样,今天的我也会给学生讲新疆大学的百年奋斗史,讲那段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讲一代代新大马列人的接力长征。”回忆恩师新疆大学马列主义学科发展带头人刘冠章,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丽深情地说。

1986年,杨丽从新疆大学政治系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硕士,导师正是刘冠章,这段研究生学习经历,是杨丽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关键几年。毕业后杨丽留校任教,刘冠章对杨丽的指导关怀一如既往,从备课到写讲稿手把手地教。

在刘冠章的影响下,杨丽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追求,30多年的时光,她由一个青涩新人成长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丽的许多学生成为疆内外高校的思政课教师和企事业单位骨干,传承和践行着一代代新大人扎根边疆、奉献边疆的育人情怀和胡杨精神。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以刘冠章等为代表的老教授真诚待人、甘为人梯,从不吝啬自己对后辈的呵护,使一批批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为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为新疆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几十年来,老一辈支边教师扎根新疆,积极创建相关学科,潜心学术研究,精心培育人才,用一生的真情投入和顽强奋斗,生动诠释了“教育强国、学术戍边”的政治担当和“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的高尚情怀。

岁月易逝,精神不朽。新疆大学支边教师徐彰德曾将初办工科的岁月喻为“新疆大学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小浪花”,如果将这些奉献了青春和热血的支边老教师比成一捧清水,正是水积成浪、浪又成河,新疆大学才能在滚滚激流中前行和发展。

如今,新疆大学跻身国家“双一流”大学行列,连续多年70%毕业生选择留在新疆,学校正努力把新疆大学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使新疆大学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家园、培养兴疆固边人才的摇篮、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高地,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新疆力量。(赵西娅,通讯员 张芳)

(责编:李龙、杨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