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引进和培养并举 锻造高质量教师队伍
新疆:越来越多优秀人才选择站上三尺讲台

“学校给的待遇比较满意,搭建的科研平台也能更好地发挥我的专业所长,准备留在这里好好干。”祖克拉·肉孜是昌吉学院年初通过人才引进的一名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今年以来,昌吉学院聚焦人才培养和新疆产业发展需求,从疆内外引进40多名高层次人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新疆不断加强教师队伍人才工作建设,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人才引进和培养双轮驱动,努力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引培双轮驱动
组织教师到疆内外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去南疆基层送教,刚刚过去的暑假,自治区“天山英才”教育领军人才、阿克苏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陶玉彬和团队成员步履不停,期待把更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播撒在天山南北。
“今年,我们组织工作室成员去人民教育出版社学习,大家和语文教材编写者深入交流后,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又有了新思考。”陶玉彬的名师工作室有12名成员,她表示,入选自治区“天山英才”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既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她将带领团队重点聚焦南疆区域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发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
名师工作室是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益探索。2022年,自治区启动“天山英才”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120名教师入选。一年来,新疆在政策和经费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各地以骨干名师为引领,立足教育教学实践和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常态开展送教下乡、课题研究等各类教研活动,取得了实效。
除自治区“天山英才”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外,新疆正在实施的还有“天池英才”教育教学名师培养计划、“天池英才”高校特聘教授引进计划、教育系统“小组团”援疆团队及援疆专家人才引进计划等。
“我们正以各类项目为引领,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造就一批有创造力、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型名教师、名校长。”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区8人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柔性引进95名学科带头人和366名援疆专家人才,获批资金2.1亿余元,极大激发了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
优化评价机制
2022年,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辅导员张芳获评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副教授职称,这让她有些意外。“之前一直因为没有核心论文无法参评,学校实施新的职称评聘办法后,我的优秀网络文化成果也纳入了业绩成果范围,很贴近我们辅导员工作实际。”张芳说。
为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等活力,加快建设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相适应的人才队伍,近几年,新疆大学不断优化专任教师考核评价,在深化职称评价改革方面,设置教学为主型和教学科研并重型两种岗位类型,根据不同类型教师特点,制定文科、理科和工科不同学科差异化评价标准;单设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评价标准,评价指标更加灵活,注重工作实绩和育人实效。
昌吉学院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作为人才评价的核心要素。加大教学奖、科技成果转化等权重比例,引导广大教师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上好每节课、关爱每位学生。
加快建立科学化人才评价体系,才能引导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新疆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用好职称评审“指挥棒”,相继修订高校、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对优秀人才破格评审,不“唯学历、唯论文、唯课题、唯奖项”等,淡化SCI等指标运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科研观。
留才贵在拴心
一室一厅,房间内茶几、衣柜、床等家具一应俱全,配热水器、洗衣机等,这是拜城县团结小学青年教师的宿舍。
阿克苏地区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强基固本的系统性工程来抓,各县(市)积极落实乡村教师各项福利待遇,通过租赁、改扩建、新建城区教师公寓,实现了乡村新教师在县城有公寓、在乡(镇)有宿舍。
木垒哈萨克自治县今年出台十项措施,提高教师待遇、激发队伍活力。其中,两所偏远乡镇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依据工作年限,每月增加500元至700元补贴。设置30个高级职称七级周转岗,用于符合条件、业绩优异、贡献突出的在职一线教师享受待遇。
新疆将提高教师待遇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逐步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有效保障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今年上半年新疆拨付资金6.4亿元,用于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班主任津贴补助。同时,积极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体现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资金,持续落实自治区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引导广大教师安心从教。
提待遇、重培训、强师德,全区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整体提升,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选择站上三尺讲台。(赵西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