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援疆:突出上海优势 助力喀什发展
上海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20年以来,第十批上海援疆干部人才带着高速发展的经验和对外开放的秘诀,来到喀什,开启了三年的援疆之路。
上海第十批援疆工作开展以来,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以下简称“上海援疆指挥部”)始终突出人的首要因素,用上海经验助力喀什地区发展,全体援疆干部人才用昂扬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任实职担实责、不断提高援疆项目综合效益,埋头苦干务求工作实效,书写出上海援疆精彩答卷。
立德铸魂 资源共享
为喀什地区培养高素质、能力强的人才队伍,是上海援疆指挥部追求的目标之一。
人才培养要立德铸魂,更要从提高教育质量入手。三年来,上海援疆干部人才围绕喀什地区第六中学建设抓推进、抓深化、抓跃升。在上海援疆干部人才持续对口支援的基础上,上海援疆指挥部又实施上海名师带教——“玉兰工程”,由上海师范大学将喀什地区第六中学作为附属中学,每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和喀什地区第六中学及上海援建喀什地区的四个县进行两次交流,持续推动受援地教育质量提升。
2020年,喀什地区第六中学教研室副主任于兰兰作为首批受益人之一,参加了“玉兰工程”。虽然已经过去三年,但于兰兰对上海援疆教师独到的授课方式、清晰的思路、引人入胜的提问记忆犹新,这些都为她打开了教育教学的一扇窗。
2022年,喀什地区第六中学实现高考升学率5年5连升,连续3年本科上线率超过80%,在喀什地区名列前茅。
从2020年6月开始,上海援疆干部人才在莎车县精心谋划筹建的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现已完工,今年9月将首次开始招生,预计第一批招生名额将达到600人,将来可形成在校学生1.6万人的规模。这座从无到有的理工类学校凝聚着第十批上海援疆干部人才辛勤的汗水。
从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到立德铸魂的教育工作者,从跨境电商的从业者到服务群众的基层干部,三年来,在上海援疆指挥部的帮助下,喀什地区各行各业都培养出了一批人才,有力推动了喀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持续发力 多措并举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如何助力莎车、叶城两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是摆在上海援疆指挥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推广藜麦种植、拓宽农副产品销路、扩大就业岗位、引进现代化企业落户、稳步提升农牧民收入……在脱贫攻坚任务面前,上海援疆指挥部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2020年11月14日,新疆政府发布公告,明确莎车县、叶城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加上前期已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泽普县、巴楚县,至此,上海援疆干部人才圆满完成对口喀什地区4县的脱贫攻坚任务。
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并不意味着可以歇一歇、缓一缓,上海援疆指挥部继续接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接力棒,继续深挖项目潜力、提升消费帮扶能力,让喀什地区的农牧民收入稳步提升。三年来,上海援疆指挥部共投入援疆资金85.33亿元、推动333个援疆项目落地,干成了一批影响深远、带动明显、普惠群众的项目和工作。
一个个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上海援疆干部人才的努力和付出。2020年,上海援疆干部人才帮助喀什地区向上海销售农副产品6.58亿元,2021年达10.3亿元,增长56.5%;2022年,积极对接上海蔬菜(集团)有限公司“百县百品”对口帮扶平台,促进农产品销量增长,提升喀什地区优质农副产品品牌影响力。
文化润疆 润物无声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三年来,上海援疆指挥部用文化基因浸润心灵,奏出建设新时代的强音。
2022年8月,巴楚县博物馆新馆开门揖客。经过改建的巴楚县博物馆以托库孜萨来遗址古城为原型,融合了长城、烽燧、汉唐木构建筑等要素,成为各族干部群众参观学习及各地游客前来“打卡”的新地标。
三年来,上海援疆指挥部深耕文化沃土,在喀什地区4县学校引入昆剧、京剧等剧种的经典曲目,把艺术元素搬进校园,让学生们看到了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组织丰富多彩的沪喀文体活动,足球、乒乓球、围棋等运动比赛遍布喀什大地;策划、设计并建设莫尔寺遗址公园,还原和再现喀什历史,推动和促进喀什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协调组织拍摄自然人文纪录片《叶尔羌河》,通过自然风光、历史故事、文物史料和专家采访相结合的方式,全面阐释和展现叶尔羌河流域各族人民的共同历史……
文化的力量磅礴持久。在上海援疆指挥部的不懈努力下,一个个喀什好故事变成跳动的音符,奏出了援疆工作的新乐章,见证了上海、喀什两地的深情厚谊。(宋卫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