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桑养蚕编织致富“新丝路”
今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蚕桑科学研究所紧抓“一带一路”建设契机,结合新疆区域优势,充分利用当地蚕桑与人力资源,大力发展蚕桑产业,通过“基地+公司+农户”的模式,开展桑蚕标准化饲育示范推广,不断帮助养殖企业、农户提高桑蚕养殖效益。眼下,和田各地的秋蚕纷纷进入了五龄阶段,再过几日,第一批秋蚕鲜茧就可以上市了。
“蚕茧,我们一定要把它保护好,摊放的时候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厚。” 9月14日,笔者走进和田市吐沙拉镇克孜克代尔瓦扎村的和田古丝绸农业有限公司标准化养蚕基地的蚕房,自治区和田蚕桑科学研究所的技术员正在为工人们讲解蚕茧的保护方法,只见蚕匾上的蚕茧洁白光亮,且个大均匀。
蚕农露出开心的笑容。和田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们会定期的进行技术辅导,首先在改良桑叶品质方面,给他们进行嫁接方面的技术指导;在养蚕方面,给他们从收蚁、小蚕饲养、大蚕饲养、温湿度调节、空气的流通等方面,给予技术指导和培训,使他们能够独当一面。”自治区和田蚕桑科学研究所桑树技术科科长木合塔尔·阿不都卡的尔说。
和田古丝绸农业有限公司标准化养蚕基地占地面积900平米,现有桑园100亩,3间蚕房。今年8月,首次试养了第一批秋蚕50000头。目前,基地在重点培养技术能人的同时,初步带动了7人稳定就业。
村民阿依努尔•阿卜杜合力力说:“我主要负责喂养和消毒,这里离家很近,我还学会了很多养蚕技术,学好了我也要在家养,多赚钱。”
鉴于小蚕饲养对技术要求较高,自治区和田蚕桑科学研究所便安排了专业的技术人员为该公司的秋蚕养殖“保驾护航”。
木合塔尔·阿不都卡的尔说:“种桑养蚕周期比较短、见效比较快的产业。在春季养一盒蚕,如果一盒蚕的单产能达到45公斤的话,他们就能收入2000-2500元左右。”
自治区和田蚕桑科学研究所现有示范桑园200亩。今年秋季,以省力化养蚕关键技术试验示范的形式,共试养一代杂交蚕种15盒,产茧量每盒可达到35kg,共计525kg。同时,进一步为和田市养蚕企业培育蚕种,提供种桑养蚕技术服务,通过种桑养蚕编织出致富“新丝路”,助力乡村振兴。(闫兆霞 吴旭庆 米日班)
来源:和田市融媒体中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