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新疆频道

阿克苏:兄弟俩互帮互助 共谱民族团结之歌

2022年05月26日21:43 |
小字号

“每天总能看见他骑着电动车在合作社和田地里忙碌。”“他胸口的党徽很亮眼。”“他和杨秀全是村里出了名的好兄弟。”……在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海楼镇花园村,提起51岁的哈力克·库尔班,村民都能说出他和杨秀全的故事。

2001年,杨秀全来到花园村落户,他家的位置比较偏僻,生产生活上遇到困难,总是因为和周围邻居语言不通无法解决。哈力克·库尔班会说国家通用语言,了解到杨秀全家的困难后,主动陪他买木料、找木工做家具,帮着他们一家安顿下来。在哈力克·库尔班的帮助下,杨秀全一家渐渐融入村里的生活,和村民的交往交流多了起来。

2015年,杨秀全家的棉花受灾没挣上钱,第二年种棉花的本金成了难题。哈力克·库尔班得知后,到银行用自己的名义贷款10万元送到杨秀全手中。

“你傻不傻?万一他跑掉了,10万元你自己还吗?”当时,有村民这样劝阻他。

“他不会跑的,我相信他。”哈力克·库尔班笃定地说。

杨秀全没有跑。2016年,他家的棉花大丰收,顺利还了贷款,两人因此结成了异姓兄弟。

2018年5月,杨秀全家的牛圈着火了,他急忙向哈力克·库尔班求助。哈力克·库尔班拨打119报警后,立即召集村民一起去救火。

“还好你们来得及时,迅速扑灭了大火,不然的话,恐怕我家都要烧没了。”杨秀全感激不已。

凭借过硬的棉花种植技术,杨秀全成了村里的棉花种植大户。自己致富不忘兄弟,杨秀全将棉花种植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哈力克·库尔班,在他的指导下,哈力克·库尔班家的棉花产量从亩产籽棉250公斤增加到400公斤以上,成为村里的致富能手。尝到了甜头的兄弟俩将棉花种植技术广泛传授给村民,村民的腰包大都鼓了起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考虑到当地一些农副产品卖不出去,在杨秀全的支持下,哈力克·库尔班和杨秀全的儿子杨贵成立了一家农业服务合作社,帮助村民销售林果、棉花,吸纳困难村民在合作社就业。

“我们是普普通通的农民,就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维护民族团结,让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在塔河两岸,永不凋谢。”哈力克·库尔班说。(邓丽娟 古丽尼沙)

来源:阿克苏地委宣传部  

(责编:杨睿、韩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