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人民报告|新疆生态环境厅为环保“开药方”,让群众感受更多绿色变化

群众留言截图。【点击查看原文链接】
“加强草坪种植技术的应用,尽量不要裸露地面,再去种植灌木或者乔木,丰富景观层次,增强景观效果。”
“我希望在开发资源的同时也能做好保护工作,提高环保意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疆。”
……
今年,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开通“来和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聊聊您的期盼”专栏以来,广邀新疆各族群众说困难、提建议、谈期盼。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是人民群众近年来最为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截至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转办多条网民留言,涉及环境保护愿景、大气污染防治、污染企业准入、生态环境执法和环境保护督察等方面。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副书记、厅长哈尔肯·哈布德克里木表示,针对收到的网民留言,我们逐项梳理,及时分解至相关处室(单位)分析研究,第一时间开展办理工作。与此同时,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集中化解信访突出问题,推动以生态环境保护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群众留言截图。【点击查看原文】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网民留言内容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把紧盯群众信访举报问题整改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实践,改革完善生态环境信访投诉工作机制,提高信访举报信息分析研判能力和举报件办理质量,推进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同时,制定印发《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监督员管理办法(试行)》,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试行)》,健全完善《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领导干部接待来访群众工作方案》,牢固树立网上群众工作的正确导向。
下一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将结合当前环保工作形势与任务,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切实解决环境污染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编制完成《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新疆。持续开展六五环境日暨自治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推进贯彻落实《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实施方案》。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突出北疆控煤、南疆治沙,在继续落实好已采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大气污染防治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从源头减少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努力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群众留言截图。【点击查看原文】
——加强冬春大气污染防治。在冬季采暖季的11月到来年3月期间,帮扶指导各地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努力降低重污染天气发生的频次和强度。持续开展春季扬尘管控。收严排放标准,倒逼大气污染排放单位加大治理力度,实现空气质量全面改善。
——严禁“三高”项目进新疆。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时严格执行严禁“三高”项目进新疆硬约束机制,落实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三挂钩”联动机制,严格执行“八不批”原则,严把生态环境准入关。
——推进环境保护执法督察。积极推进监管方式转变,优化执法方式方法,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组织各督察组向伊犁州、“奎-独-乌”区域、昌吉州、乌鲁木齐市(兵团第十二师)反馈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意见。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着力建立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不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保驾护航。
2018年,新疆组建生态环境厅(局),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2020年初,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跨区域设立6个生态环境监察专员办公室,进一步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统一监管。
近年来,新疆加快建设天地一体、上下协调、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成各类环境质量监测点位4220个,基本形成覆盖全区主要区域(流域)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的监测点位体系。建成85个国控点、38个区控点的辐射环境监测网络。2021年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数据获取率达到99.6%,全国排名第三,实现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可控。
群众留言截图。【点击查看原文】
如今,网络问政平台已经成为倾听民意、征集意见的重要渠道,“网上群众路线”成为服务群众、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们将在接访、回访等过程中,广泛开展信访法治宣传活动,最大程度、最大力度回应网民的关切。”哈尔肯·哈布德克里木说。
群众利益无小事。您最关心期待什么?有哪些意见建议?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欢迎来“领导留言板”留言,把您的关心事、烦心事说一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