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新疆频道

哈密天山北路墓地140件陶器完成修复

2021年11月04日10:31 | 来源:新疆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哈密天山北路墓地140件陶器完成修复

3000多年前,生活在新疆哈密地区的人们审美喜好如何?10月29日,记者从哈密市文博院(博物馆)了解到,该馆一批修复完成的陶器,向人们展示着古人的审美观。

这批修复成功的陶器共有140件,器型多为单耳和双耳罐,不少陶器还带有精美单色彩绘,它们均出土于天山北路墓地。该墓地是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新疆地区东部的一处重要遗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过几次考古发掘,哈密清理了700多座墓葬,出土了上千件陶器、青铜器。“这些陶器为进一步研究新疆陶器的发展,及其与周边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哈密市文博院(博物馆)文物保护部主任库尔班·热合曼说。

然而,历经千年岁月,这些陶器出现残断、裂缝、破碎等“疾病”,有的陶器胎体甚至开始酥粉化……哈密市文博院(博物馆)为保护好这批陶器,和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编写了陶器保护修复方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后,于今年5月启动修复项目。

负责修复这批陶器的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器物修复组组长方盾介绍,这些陶器大多为手制夹砂彩陶,彩陶表面有黑色陶衣,纹饰以黑色矿料绘制而成。“陶器制作规整,胎体厚薄很均匀,纹饰简洁精美,线条细腻均匀,有些纹饰图案和中原文物的纹饰图案相似,说明当时这里和中原已经有较多交流。”方盾说。

修复人员先从陶器中挑选12件陶器残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超景深视频显微镜等手段对陶瓷的组成成分、基体形貌等进行分析。在了解清楚每件文物的病害情况后,再为它们“量身定制”出一套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

“陶器上面有硬结物的,要用竹刀片一点一点剔掉。破碎严重的,要凭借经验看残片茬口去拼接。陶器彩绘脱落的,还要用矿物颜料按原有纹饰补绘上去……”方盾说,有一件陶器上的彩绘非常精美,红底黑彩,水波纹线条,线条间距仅有2毫米,需要在放大镜下补绘,“以此来看,当时的制陶技艺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彩陶被誉为人类童年的艺术,它以特有的图像“语言”记录和再现人类童年的生活图景、文化习俗和精神信仰。

哈密市文博院(博物馆)副馆长严枫介绍,此次修复的这批陶器,多是双耳平底罐、桶、杯、壶等,装饰图案主要有三角纹、折线纹、水波纹等。从出土的器型和装饰图案来看,它们跟甘肃地区的火烧沟文化、四坝文化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同时跟青海地区的马厂文化遗址出土的器型和装饰图案也有相同和接近之处。这说明,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当时的哈密地区已经和中原有着文化上的联系和交流。(赵梅)

(责编:杨睿、韩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