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者在《自然》杂志发表联合研究成果
发现小河墓地早期人群遗传谱系
小河墓地早期人群究竟是谁?10月27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自然》)线上发表的一篇论文给出了答案:由古北亚和古东亚成分组成的人群。
这一研究成果重塑了考古学界对中国新疆以及欧亚草原的人群演化过程的认识,为更加全面系统地还原古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证据;实证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欧亚大陆上多文化交流融合的并存之地,展示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之绚烂多彩。
这篇名为《青铜时代塔里木盆地古人类的基因组起源》的论文通讯作者之一、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崔银秋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在小河墓地获取的由古北亚和古东亚成分组成的古老遗传谱系极为珍贵,因为现代人群中它早已不再独立存在。此谱系与青铜时代欧亚草原人群及中亚绿洲农业人群都没有直接的遗传联系,数据也没有显示出它与任何全新世人群混合的迹象。
“我们判断是塔里木盆地独特的沙漠环境形成了天然遗传屏障,进而造成塔里木盆地古代人群长期的遗传隔离。”崔银秋说,但是研究人员采用古蛋白质组技术,在干尸的牙结石中发现了小河人群长期食用奶制品的证据,加上墓葬中小米、小麦等遗存,说明长时间遗传隔离并未阻断小河人群与外界的文化和贸易往来。
崔银秋教授团队与国外合作者利用最新的古基因组技术,获得了小河墓地底层距今4000至3800年前的古人类高质量基因组数据,并通过对基因组数据进行大数据建模分析,发现了这支距今约9000年前广泛存在于欧亚草原中部、东部区域的古老遗传谱系。“自2005年起我的导师周慧和朱泓教授,就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研究这个项目,历经三代人的努力、两代技术的更迭,终于有了收获。”崔银秋说。
小河墓地的主要发掘者、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文瑛说:“小河墓地的发掘为新疆史前考古文化、史前社会发展研究提供了丰厚资料。它的研究成果对阐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过程,探究欧亚大陆早期文化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它而进行的多学科研究,也为增强中国学者在国际欧亚考古研究领域的话语权、提升国际影响力创造了契机。”
小河墓地位于若羌县,出土了大量保存完整的干尸,还有木棺、木尸、染织服饰、铜饰、小麦、动物遗骸等,是2004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今年10月又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小河人群的起源此前并无定论,曾有过“草原起源假说”“绿洲起源假说”等。(银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