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新疆频道

创立工作室 共研结硕果

2021年10月22日22:04 |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小字号

在日前举办的和田县“京和杯”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和田县第三小学的米尔古丽·阿卜杜热伊木老师获得了艺术组赛课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手捧着鲜红的证书,米尔古丽激动地说:“感谢工作室的导师提高了我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据了解,本次和田县“京和杯”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奖的教师中有60%以上都来自和田县骨干教师学科培养工作室。老师们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也与工作室各位导师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

艺术工作室的刘贵霞导师正在给和田县第三小学的徒弟米尔古丽进行备课指导。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北京市第十期第一批援疆教师自2020年10月入疆以来,一直把“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北京援疆和田县工作队教师组组长、和田县教育局副局长李志勇的带领下,去年11月中旬,和田县援疆教师团队首创并成立了32个“骨干教师学科培养工作室”,致力于培养各个学段的县级骨干教师,并发挥县级骨干教师培养校级骨干。援疆教师根据各自的优势与专长分别担任各个工作室的导师,积极主动地带领当地的老师们研习专业,为当地教师搭建了广阔的交流、研讨、展示的平台。

有想法才有做法。一年来,工作室活动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14个学科的32个工作室,导师们共上展示课180余节,专题讲座20余场,线下听评课350余节,成员线上线下听评课累计达2000余人次,县校两级工作室辐射引领带动的教师达1000余人。

无论是早上、课间、傍晚还是深夜,只要当地老师有教育教学上的困惑和需求,工作室的导师们都会责无旁贷,全力以赴,共同解决问题。

语文工作室的鲁书平、郑晓、郭增杰三位导师在拉依喀学校给工作室的老师们进行评课指导。

有做法才会有效果。借助工作室这一平台,导师们在与和田县各校教师共同备课、上课、磨课、开展教研工作的同时,还注重搜集和整理优质教学资源。一年来,在全体援疆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将所收集的资料按照小学、初中各汇聚成了三本集册,分别是《教学常规教案集》、《教学同步习题集》和《优质教学课例集》。中学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道法、物理、化学、艺术、体育”八个学科,小学涉及“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集册共计150余万字。这部集册融合了京和两地优秀教师教学经验,汇集了京和两地老师们教学心血,为当地教师提供了备课参考,提供了规范课堂教学的参考,提供了“双减”背景下的有效练习支持。

有效果才会有反馈。各工作室老师们的心声印证了工作室的活动效果。低年级数学工作室主持人冯全庄老师说:导师指导我们上课,评课,开展讲座等,对我们帮助很大,能遇到指导自己提升的人生导师而感到幸运。成员刘晓飞老师说:我很荣幸在自己“懵懵懂懂”的情况下加入了工作室,起初,我对于教案和课件都不会,在任和老师耐心地指导下,我也慢慢的学着突破自己的不足,让自己在教学上有所成长。也让我更加有信心,有勇气再接再厉。低年级语文工作室成员徐云彩和董静静老师参加完基本功大赛后给导师微信留言:鲁老师,能得到您的指点和帮助,真的感觉自己很荣幸,这次比赛我也是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进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这是第十期第一批北京援疆和田县工作队的教师们自入疆以来一直深深思考的问题。“今年新的学期开始,我们也对工作室的成员提出了三点希望: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工作室相关制度,由“硬件”向“软件”转变;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由“显绩”向“潜绩”转变;内化于心,进一步提升综合素养,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和田县工作队领队、县委副书记杨志说,和田县教师工作队将不断探索“传、帮、带”之有效途径,默默的践行文化润疆的固本之举,为和田县教育质量持续提升作出努力。(北京援疆)

(责编:李欣洋、韩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