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新疆频道

【非遗之美点亮生活】非遗活起来,日子红起来

韩婷
2021年10月17日17:42 |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小字号

西王母神话、哈萨克族刺绣……10月14—19日,“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以下简称“非遗展”)在新疆美术馆举行。在新疆昌吉州展区,展出的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吸引了广大市民驻足欣赏。

此次非遗展昌吉州遴选了国家级非遗项目新疆曲子、哈萨克族刺绣,自治区级非遗项目石刻、马鞍制作、哈萨克族骨雕以及州级项目葫芦雕刻等六大代表性非遗项目进行展示展演。此次展览展示了昌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和独特魅力,非遗传承人现场讲解、活态展示,展现了昌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

在现场,西王母文化系列文创产品引人关注,西王母文化作为非遗项目民间文学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已经“活”起来,近70种展品进行展览,使非遗文化进行传承。

同时,昌吉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随着申报国家级项目新疆曲子全面展开的。新疆曲子是多民族文化艺术融合的结晶,也成为昌吉州的一张地方文化名片,展位上新疆曲子演员的现场演唱,以清亮婉转的唱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

据悉,新疆曲子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民间性、地方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它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现实,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和喜爱,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哈萨克族刺绣今年列入了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昌吉州文化馆馆长、非遗中心主任杨永睿介绍,通过民间挖掘传承人群,整理非遗档案,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让他们了解到这门技艺的珍贵,使之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

据了解,当地对非遗传承人的挖掘辐射到全州范围内,发现木垒县哈萨克族刺绣最具特色,于是便在木垒县重点开发该项目,对哈萨克族刺绣进行产业化保护,目前已经发展到了四家刺绣公司,解决了大批当地女性就业,实现了当地居民增收致富,目前最受欢迎的有挂毯、地毯、包包、衣服等刺绣产品。

“这次带来了各项非遗传承人,让他们开眼界长知识,将兄弟省市成熟的非遗传承经验带到基层,推动当地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相互交往、交流、交融、互鉴,让非遗呈现出更加鲜活的生命力。”杨永睿说。

(责编:李龙、韩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