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新疆频道

京疆携手,西北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在新疆成功实施——

小小一颗“中国心” 延续生命奇迹

2021年10月10日10:56 |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小字号

10月8日,在经过人工心脏(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手术14天后,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小贺(化名)顺利渡过术后危险期,从ICU转入普通病房,重获新生。他的身旁放着“心脏”体外控制器,控制器上的缆线连接着安装在心脏左心室下方的血液泵,用以代替或辅助心脏泵血,重量只有400克。

术后,小贺为医护人员点赞。自治区人民医院供图

2018年,小贺在患过一场感冒之后经常感到胸闷、气短,甚至不能躺着睡觉,睡着后打呼噜还会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经当地医院检查,小贺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和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在当地治疗无果之后,小贺一家决定“赴京寻心”。2020年12月,小贺一家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在医生的建议下,小贺在这里等待进行心脏移植手术。然而受制于供体紧缺以及心脏移植采用供体心脏的其他标准,苦等8个多月后,小贺还是没有等来合适的那颗“心”。

结合小贺的具体身体情况,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联合多学科专家会诊、讨论,建议小贺采用另一种治疗方法——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VAD,简称“人工心脏”)。人工心脏即人工制作的心脏,可以延续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恢复心脏功能或者过渡到心脏移植阶段。

在与北京的专家交谈中,小贺的父亲得知,新疆现在也可以做人工心脏手术。还没等他给新疆的专家拨通电话,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外科主任张总刚的电话就打来了。

“回家吧!回咱当地做!”小贺的父亲至今记得接到电话时,张总刚主任对他说的这一句话。离家的日子太久了,小贺一家人迅速收拾好行李,买了最近日期的车票,回到了家乡。

为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及日后恢复,自治区人民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都极其重视,反复组织相关人员协调讨论会议6次,为患者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及各种应急预案,并安排医务部、心外科、心内科、麻醉科等各专业共计14人前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进修培训及学习。

9月24日,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的大力支持下,阜外医院人工心脏围手术期专业组一行7人与自治区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成功实施了西北地区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小贺也因此重获新生,术后情况良好。

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外科主任张总刚介绍道:“本次植入小贺体内的人工心脏是‘永仁心’,是一个属于中国造的且目前国内唯一获批上市的‘人工心脏’,被医学界称为‘中国心’。”“永仁心”人工心脏系统已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及福建协和医院三家医院成功实施17例植入手术,患者术后100%存活,无装置相关严重并发症,其安全有效性得到了充分验证,如今在西北地区也已成功实施。

据悉,这不是自治区人民医院对于心脏植入手术的初次尝试,早在2003年,自治区人民医院就开展西北五省首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并获得成功,目前该患者已健康生活18年。除此之外,心外科还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安贞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上海中山医院、第二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脏外科及美国“心连心”手术团开展广泛协作。

据了解,目前全球心力衰竭患者约有2600万人,中国约有1300万名患者,严重心衰患者占5%,约60-70万人,住院死亡率达70%以上。

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毅宁表示:“对于重症心衰患者,心脏移植手术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但因供体严重不足,我国每年心脏移植手术量仅400例左右,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人工心脏对不适合进行心脏移植手术的患者而言是非常好的选择。希望自治区人民医院可以帮助西北地区心衰患者将生命延续下去,这也是我们作为医护人员最好的希冀!”(王思晴)

(责编:杨睿、韩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