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新疆频道

一心向党人民红

援疆红|山东“立体式组团”援疆 助力喀什人才队伍建设

2021年08月30日16:35 |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小字号

山东省第十批援疆团队自2020年初入疆以来,将“喀什所需”与“山东所能”紧密联系,实行“立体式组团”人才援疆模式,在中组部计划内选派干部人才的基础上,选派柔性人才1246人次,带动培训培养受援地干部人才12万人次,为喀什的人才队伍建设贡献了山东力量。

引进寿光“土专家” 培育当地“田秀才”

2021年年初,山东省援疆指挥部精准选派了120名农业、水利方面专业技术人员支援受援地乡村建设,来自寿光的山东援疆农业技术员董振乡和韩秋亮就是其中的两位。

来自山东省的农业专家指导当地农民进行田间管理。杨杰摄

“来到疏勒,找我们咨询农作物问题的电话就没断过。”曾在25个省和自治区有过农业工作经历、拥有30多年种植经验的董振乡和从事蔬菜研究的韩秋亮是塔孜洪乡远近闻名的“土专家”。前些天,塔孜洪乡21村几座大棚的辣椒出现了坏叶、口感发苦的情况,村农业技术员月日古丽紧急向他们求助。董振乡冒着酷暑实地检查、分析,认定这是由于作物钙吸收能力弱所导致的,现场就给出了“植物生长调节剂+补钙”的解决方案,村民们按照这个办法给辣椒治疗,没几天就有了明显好转,乡亲们对山东专家的技术水平也愈发钦佩。

除了要解决各村农作物的“疑难杂症”,董振乡和韩秋亮还肩负着培养本地农业技术员的重要使命。塔孜洪乡19村大棚教学点的五座大棚,就是董振乡和韩秋亮的试验田,在这里他们一方面从研究土壤特性入手,寻找符合受援地环境实际的种植手段和种植品种,另一方面带领阿依谢姆、艾力、帕提古丽等16位学生,手把手传授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甜瓜、西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方法。

学员阿依谢姆是董振乡的得意弟子之一,跟着山东老师“泡”在大棚的四个多月里,聪明又勤劳的阿依谢姆学会了茄子的点花、黄瓜的人工授粉,还知道了怎样种植西红柿能增加口感和产量,她也试着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家里的菜园,果然蔬菜产量和质量都比往年有很大提升。阿依谢姆说:“今后我会跟着山东的老师们好好学习,学好了农业技术造福家乡。”

“我们的工作就是把这16位学生培养成塔孜洪乡未来农业种植技术方面的专家,再让他们带动当地更多的农技人才。”董振乡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和老韩计划着再续期援疆一年,把学生们的基础打得再扎实一些,为受援地储备人才“好苗子”,培养更多“田秀才”。

省级技师挂帅“工匠联盟” 打造一流技能教育摇篮

这个暑假,聊城市技师学院教师、山东援疆教师殷粟广没有返回山东,而是留在喀什技师学院参与学院宿舍文化墙的方案设计以及制作安装实施。楼道美化、国学知识上墙、打造宿舍文化园地……经过改造的宿舍楼处处都洋溢着国学文化气息,宿舍文化成为了喀什技师学院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离喀什技师学院开学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山东省首席技师、淄博市技师学院教师、喀什技师学院山东援疆教师领队孙学武也早早于7月底返回了学校。由他指导的汽车工程系教师田雨桐即将要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参加在乌鲁木齐举办的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

“田老师,比赛场地怎么样?现在还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吗?”尽管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孙学武不能到现场出谋划策,但师徒俩依然通过微信视频交流比赛的准备情况。为了此次比赛,师徒两人已经做了近半年的准备工作,期间田老师在孙学武的指导下一路过关斩将通过了喀什地区和自治区预选赛,以优异成绩晋级全国比赛。

为了对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根据学院党委“一月一赛”工作部署,山东援疆教师提出了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喀什技师学院建筑领域职业技能大赛等4次院级技能竞赛,做到了月月有竞赛,上半年学院师生参加院赛人数达1500余人次。由山东援疆教师指导的116人次师生分别在喀什地区、自治区级各项职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喀什技师学院有8名师生选手进入2021年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竞赛自治区集训队。孙学武说:“通过践行鲁喀‘工匠联盟’和‘青蓝工程’的使命、责任,培养了一批当地的教师骨干,这离助力喀什技师学院成为一流技能教育摇篮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深化医疗卫生组团 不断增进群众健康福祉

8月6日早上7点半,喀什地区肺科医院结核一科主任、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结核一病房副主任、山东援疆医疗专家吴海良与餐厅负责人吐尔洪·吉力力早早来到住院区的病房,待患者服药后,为他们发放牛奶、鸡蛋和馒头作为“营养早餐”。

山东援疆医生连庆峰为当地医务人员讲课。杨杰摄

这是山东援疆启动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项目以来,在实践中摸索出的“集中服药+营养早餐”模式。该模式提高了患者自觉服药的积极性,为患者补充抵抗病毒所需的营养,大幅度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发病率。如今第十批援疆医疗团队在不折不扣做好模式执行的同时,还在对口支援四县建设了结核病防治所,进一步将该模式向基层推广,让更多偏远地区的患者享受到与市区同样的治疗方式。

2020年以来,山东援疆创新实施“以院包科”的模式,协调山东省立医院等6所山东省级医疗机构从技术、人才、设备等方面对重点科室进行帮包,全面提升了地区肺科医院的服务质量、学科水平和管理能力。通过山东援疆组团式帮扶,喀什地区肺科医院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的龙头单位,建成了肺部疾病诊疗中心、远程医学中心、微生物实验室,扎实推进“1+X”师带徒青蓝工程,进一步打造受援地医疗队伍。

喀什地区肺科医院检验科主任买买提艾力在微生物实验室里刚刚结束了一轮检测工作,望着崭新的实验室他感慨万千:“微生物实验室是咱们山东援建的喀什首家加强型全负压实验室,实验室的建立极大改善了医院的检验条件,能够同时开展结核和新冠检查项目,在喀什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为鲁喀人才的技术交流提供高质量平台。”

喀什地区肺科医院放射科医生阿布都热依木感到自己从“青蓝工程”中获益匪浅:“我们科的连庆峰老师带了5个徒弟,‘青蓝工程’开展一年半以来,他除了开展日常的业务指导,每周还会有固定的一天给我们进行疑难病例的分析、讲解,传授经验,在老师的带教下,我们的诊断水平大大提高,能更好地为更多患者服务。”

山东援疆农技员、援疆教师和喀什地区肺科医院援疆工作队都是山东“立体式组团”援疆模式的缩影,他们都在为“给受援地留下一支带不走、能担当、高水平的干部人才队伍”这一目标而接续努力,在奋斗中为长期建疆输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使山东援疆真正成为助推喀什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引才引智的“聚宝盆”。(杨杰 仇晶)

(责编:陈新辉、韩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