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新疆频道

哈密翼龙动物群首次发现大型恐龙化石

确定“中国丝路巨龙”和“新疆哈密巨龙”两个恐龙新属种

2021年08月14日10:25 | 来源:新疆日报
小字号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员领导的中国和巴西合作团队研究报道了哈密翼龙动物群中首次发现的大型恐龙化石,由此确定了两个恐龙新属种“中国丝路巨龙”和“新疆哈密巨龙”。相关成果12日已发表在《自然》旗下的国际期刊《科学报告》上。

此次发现的3件恐龙化石都属于蜥脚类多孔椎龙类,化石均不完整,分别为6节关联的颈椎及颈肋、7节关联的尾椎和一段破碎的荐椎。依据颈椎、尾椎特征,研究团队分别建立盘足龙类新属种——中国丝路巨龙和巨龙类新属种——新疆哈密巨龙。另一段荐椎因化石太破碎、特征不明显而暂未命名。名称源自于化石产地新疆哈密及其位于丝绸之路的特殊地理位置。

汪筱林称,中国丝路巨龙和新疆哈密巨龙的发现,既增加了哈密翼龙动物群和中国早白垩世蜥脚类恐龙的多样性,也为该恐龙类群的演化提供了新的信息,并进一步支持亚洲早白垩世多孔椎龙类恐龙的繁盛。

中国丝路巨龙6节颈椎的长度约3米,保守估计其体长超过20米;新疆哈密巨龙的单个尾椎长度在210毫米至320毫米不等,保守估计体长约为17米。

与中国丝路巨龙保存在一起的还有一块残破的哈密翼龙下颌,说明这些大型恐龙与哈密翼龙共同生活在约1.3亿年至1.2亿年前白垩纪的陆地和天空。

“新疆哈密巨龙是亚洲发现的为数不多的巨龙类的蜥脚类恐龙之一。”汪筱林说,与新疆哈密巨龙共同保存的还有一枚兽脚类恐龙的牙齿,这也是哈密翼龙动物群中首次发现兽脚类恐龙化石。

汪筱林解释,由于在新疆哈密巨龙的骨骼上未发现兽脚类恐龙的牙印,因此不能确定是否存在兽脚类恐龙进食巨龙类恐龙尸体的现象。蜥脚类恐龙都是四足行走食植物的,这些大型食植性恐龙和食肉兽脚类恐龙的发现,大大增加了哈密翼龙动物群物种和生态多样性。

自2006年以来,汪筱林研究员带领中科院古脊椎所哈密科考队连续十多年在哈密戈壁进行科考工作,发现罕见的哈密翼龙动物群。哈密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大和最富集的翼龙化石产地,这次研究的恐龙化石就是被科考队发现后在2008年至2016年抢救性采集的。

汪筱林解释,翼龙和恐龙都是已经灭绝的中生代爬行动物,它们生活时代相同——约2.3亿年到6600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末期。(谢慧变)

(责编:吐孙那衣·艾先、韩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