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新疆频道

“最美退役军人”孙超:“万仞冰峰、十亩江南”

李欣洋
2021年07月15日10:03 |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小字号

编者按:爱岗敬业、创业致富、无私奉献、热衷公益……在新疆,有着这样一群退役军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为家乡的发展助力发光。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厅、新疆军区政治工作部在乌鲁木齐联合召开2020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座谈会,宣读《关于授予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公安局1个集体和努尔丁·沙塔尔等18名同志“最美退役军人”称号的决定》。即日起,人民网新疆频道、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新疆分网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退役军人事务厅推出“最美退役军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孙超。人民网 李欣洋摄

1996年,年仅17岁的孙超入伍来到祖国最西边的红其拉甫边检站,在离天最近、离家最远的新疆帕米尔高原,开始了长达24年的坚守奋斗之路。

“当兵当到天边边,看到绿色是享受,吃到绿菜是奢侈。”这是当年流传在高原边防的一句话。红其拉甫平均海拔4000米,高寒、缺氧、偏远,是它的代名词。让孙超记忆最深的是,1997年十九岁生日时的那一碗热气腾腾的菠菜卤水面,这是他上高原以后第一次尝到新鲜蔬菜的清香。后来得知,那是探家归来的干部带回的5棵菠菜,那一刻,他决定:种菜!

1998年,红其拉甫边检站建成了第一座蔬菜大棚,孙超主动请缨,下定决心要让高原见到绿色,让战友吃上蔬菜。

但不亲身经历不知难,高原的严寒、暴雪、日灼都会对蔬菜造成严重影响,每次绿油油的菜苗刚长出来,一夜大风就全部冻死了,辛苦了一整年却颗粒无收,但孙超没有放弃,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开始自学农业知识,白天趴在地里测地温、量酸碱,晚上钻研农业书籍,经常裹着铺盖睡在大棚里,赶上天气变化还要大半夜烧桔梗给大棚保温,经过3年多的反复摸索试验和上千次失败,孙超终于攻克了高寒地区蔬菜种植的关键性技术难题,终于创造了“万仞冰峰、十亩江南”的绿色奇迹,从此雪域种菜成了孙超的使命。

24年的坚守,边检站的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而孙超和他的种植养殖基地仍坚守如初,这里被大家亲切地称作“雪域江南苑”,成了民警们坚守雪域国门最温暖的后盾。而高原的那一抹绿,更是孙超戍边报国、执着奋斗的最好见证!

(责编:李欣洋、韩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