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一“搬”天地宽 幸福有通途

2021年02月26日10:06  来源:新疆日报
 
原标题:一“搬”天地宽 幸福有通途

大山深处、沙漠边缘,辛苦忙碌一年,却依然为生计发愁……这样的生活状态让曾久居于此的人们始终无法走出贫困。

为破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之困,新疆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一“搬”天地宽,美好生活入画来。“十三五”期间,新疆提前1年完成4万余户16.92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这场“大迁徙”改变了很多贫困群众的命运,他们从此踏上脱贫致富的通途。

从“笆子房”到居有所乐

推开房门,敞亮的客厅映入眼帘。2月24日,尽管搬进新居已有近4年的时间,达里雅布依村村民古力速汗·吾斯曼仍记得,搬家时拧动大门钥匙的那一刻,她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

那年古力速汗43岁。“以前我家在沙漠中,房子是用红柳枝或芦苇简单扎起、涂有薄泥墙面的‘笆子房’。”忆往昔,古力速汗的嘴角泛起一丝苦涩,“风起沙进、夏热冬冷,没少遭罪。”

搬迁前,达里雅布依村位于和田县城以北250公里处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有300多户村民。每年连续半年以上的风沙,土地贫瘠产出低,无通信信号、缺电……大部分村民处于贫困线以下。

2017年和2019年,达里雅布依村先后进行了两轮搬迁,所有村民搬至距县城91公里处的易地扶贫安置点。干净的街道,一排排崭新的房子,屋内水电暖齐全,巨大的变化仿佛发生在一夜之间。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让搬迁群众走出了困境,更打开了他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渐渐融入新的环境,实现民有所居,居有所乐。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阿克陶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丝路佳苑小区居民、78岁的阿卜杜拜克·买买提又迎来了每日最悠哉的时刻——坐在小区广场,伴随婉转的库姆孜琴声,哼唱着一首首喜爱的歌谣。时不时地,他也会起身前往一旁的健身器材区域,活动活动筋骨。

“以前在山里住,天气阴冷,落下关节炎的毛病。现在得益于居住环境的改善,加之在小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疗养,腿脚利索多了。”阿卜杜拜克乐呵呵地说,“没想到我也能过上像城里人这样的幸福晚年生活,党的好政策,真是暖了咱老百姓的心窝窝。”

从“搬迁户”到“搬迁富”

易地扶贫搬迁,绝不是一搬了之。逐步致富是搬得出的动力,也是稳得住的依托。

2019年,新疆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叶城县阿克塔什镇完成对易地搬迁群众整体安置后,为了拓宽大家的增收渠道,在附近的戈壁荒漠上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了500个标准温室大棚。

也正是这一年,从昆仑山区搬至此的麦麦提·多来提一家,开始了从“搬迁户”向“搬迁富”的转变。

“在山里没种过绿叶菜,为了帮助我们快速掌握种植技术,镇里不但请来了园艺、蔬菜种植专家免费给大家培训,还对困难群众承包大棚费用进行减免。”麦麦提说,去年他家大棚种了辣椒、西红柿等蔬菜,再加上其他收入,一年挣了6万多元。

为了保证村民“搬得出、稳得住”,阿克塔什镇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手套、电子、服装等企业进驻镇上的产业园区,吸纳上千人就业。

“每个月有固定工资,生活有保障,充实又踏实。”在产业园区上班的布艾吉尔·艾木都拉说。

截至今年1月底,阿克塔什镇人均年收入已从2018年搬入之前的3000多元增长到现在的9000多元。

当前,新疆易地扶贫搬迁的工作重心已转移到对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上来。各地认真落实自治区《关于落实好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加大后续扶持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产业促就业、促发展,巩固已有成果,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从“怕生病”到心有所安

易地扶贫搬迁,搬的是家,更是人心。

萨迪克·提力瓦力迪是阿克陶县牧民,过去居住在深山之中。

“那时最怕的就是生病。山路崎岖,到乡卫生院看病路程有50公里,还要翻过达坂,来回得一天。身体不舒服还得赶路,别提多难受了。”萨迪克说,搬迁后他成了丝路佳苑小区居民,这里综合活动中心、卫生院、幼儿园等配套项目完善,曾经那些办起来十分困难的事情,如今甚至不出小区就能解决。

“搬出大山进‘佳苑’,幸福指数节节攀。”萨迪克笑着说,“听党话,跟党走准没错,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搬进新房子,开启新生活。搬迁群众不仅自身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也彻底改变了子孙后代的命运。

来到新家,最让布艾吉尔欢喜的,是孩子的教育有了保障,“配套建成的幼儿园和学校硬件设施完善,和城里没两样。孩子在这上学,我放心。”

在布艾吉尔的心中,政府帮助他们这一辈人走出了大山,而学校则会为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让下一代人走得更远。(刘翔)

(责编:杨睿、韩婷)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