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阜康市:这“医”路 我们变着法走

2021年02月25日20:01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昌吉州人民医院驻村工作队驻村以来,始终坚持精准施策,不断增强村民发展内生动力,通过发挥行业优势,断病源、斩穷根,发展骆驼养殖产业,带领村民迈向了幸福的康庄大道。

健康路上的“守护者”

“刚来时,通过大排查、大摸底了解到了村民们详细的健康状况,一下子让我们忧心忡忡。”前来走亲的薛广云,曾担任工作队副队长,看着亲戚家日子越过越好,他慢慢回忆着调查的数据,“大病56例、慢性病108例,因病返贫、致贫率高达86%。”

“发挥行业优势,让村民带着健康致富。”这是当时工作队立下的第一个目标。从那时起,工作队和村两委开始起早贪黑,除了日常工作外,一心扑在为村民建立健康管理档案上,确定了为大病开启绿色通道、慢病由工作队队员包片管理,医院干部一对一帮扶定期复查的方式,逐步将健康送到每一户。

村民阿合提·居马汗就是其中之一,他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每周3次透析就要支出500多元。工作队帮他申请办理了慢性病卡,享受补贴,并派人轮流去他家进行询问和健康指导。“工作队不但帮我申请了低保还办理了医疗补助,让我这一颗为钱发愁的心落回了原处。”阿合提·居马汗感激地说。

为了更好地肩负起“守护者”的责任,工作队利用村委会空余闲置房间,设立诊疗室,在“娘家人”的支持下,投入20万元,购买医疗器械。诊疗室全天开放,为村民解难答疑、缓解病痛与压力。还邀请派驻单位昌吉州人民医院专家来村开展义诊和健康讲座,每年平均都在23场次左右,免费发放常用药品10万元以上。

增收路上的“集约化”

拜斯胡木中心村北临沙漠、南临天山,是典型的牧业村,产业基础薄弱。很多村民对养骆驼只是小打小闹,未形成规模,导致效益小,限制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

工作队与村两委通过邀请市农业农村局相关专家前来“把脉问诊”和向兄弟村“求取真经”,决定成立规模化养殖合作社为村民发展增后劲。在市、乡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入63万元帮助养驼带头人哈尔胡建成3座1500平方米的驼舍,并动员67户养驼村民加入哈尔胡草畜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里目前共养殖1216峰骆驼,年收入46万元,每户每年可实现分红收益最少达8000元,还增加了16个就业岗位。

“在合作社里务工工资2200元,2峰骆驼入股分红月均1200,这样算下来每月都能稳定进账3400元。”村民努尔古丽高兴地说。

致富路上的“再就业”

就业是保障民生的必要之路。工作队通过摸底村里富余劳动力的情况,建立一户一策帮扶机制和就业台账。利用周一升国旗、周四农牧民夜校及家庭党校等活动时间,动员和组织村民定期参加村委会每周日开设的面点、烹饪、饲养等就业技能培训班,不断激发村民就业内生动力。到目前,共开设培训班26场次,受益人数达1200余人。

村民巴扎汗通过参加砌墙培训班,学得了一手砌墙的好手艺,工作队经常帮他联系建筑工程上的周期性工作,每个月至少增收3500元以上。

为了鼓励更多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工作队与村两委一边联系周边用工企业,一边建立帮扶室,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困难,促使该村外出稳定就业216余人。

村里还积极组建了临时工团队,和兵团第六师六运湖团场建立长期雇佣关系,每年输送捡棉工、收茄工160多人,人均收入1万元左右。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行业优势,保障村民身体健康,防治因病返贫。还会鼓励更多的村民加入这股致富潮流,不断实现收入高增长,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刘洋说。(段祺沛 王玉) 

(责编:杨睿、韩婷)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