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同心绘就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好图景(绿色家园)

记者 孙秀艳 寇江泽

2020年01月07日11:3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同心绘就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好图景(绿色家园)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对近14亿中国人来说,这个年份注定不平凡。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过去几年,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如何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再上层楼?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全面小康社会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这一美好图景令人满怀期待。

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势头

一泓湖水清澈,水中植物茂密,曾经恶化为劣Ⅴ类水质的武汉东湖变了模样。“现在的东湖太美了!”武汉市民胡才琼时常和家人来这里游览。

为提升东湖水质,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在湖底栽种了近800亩水生植物。“全面截污控污后,我们在湖底专门种植水生植物,给水生动物搭建栖息地,同时放养水生动物,构筑起生物链,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湖北省水科院水生态修复首席专家康玉辉说。

在东湖梨园段,2019年初种下的水草已长到六七十厘米高,湖水比以前更洁净了。武汉市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要再出新招,东湖全域水质力争达到Ⅲ类。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推进落实,让东湖焕发新风采。

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役火力全开,蓝天保卫战、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战场,捷报频传。

蓝天保卫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各省区市对标目标要求,努力挖掘减排潜力,一微克一微克地抠PM2.5(细颗粒物)浓度;在碧水保卫战战场,从大江大河到小沟小汊,从饮用水水源地到湖泊湿地,控源截污、修复生态、清除隐患;在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战场,人居环境整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秸秆地膜综合利用等各项举措,有条不紊推进……

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1至10月,全国地表水优良(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75.4%,同比增加2.3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同比减少1.9个百分点。2019年1至11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2.9%。2019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降至42微克/立方米。截至2019年11月底,约2.1万个建制村完成环境综合整治,全国固体废物进口量同比减少36%。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表示,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从目前的情况看,2019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基本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以保护促发展的作用正在显现

安徽省亳州市高新区,一大早,网格员徐健就赶到王詹村,开始查看环境卫生情况,他每天要对所管辖的网格进行3遍环境巡查。

一个个环境网格员,打通了人居环境整治“最后一公里”。“网格员就像‘大管家’,把房前屋后的事解决了,现在社区特别干净。”王詹村村民刘继清说。

网格员制度是诸多环境管理制度创新中的一个。近年来,围绕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中央到地方,改革创新的探索一直在持续。

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主任任勇介绍,环境治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国土开发保护、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制度不断完善,取得多项改革成果,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和产权明晰、多元参与、激励与约束并举、系统完备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2018年组建生态环境部,从监管者的角度把山水林田湖草统一起来,解决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长期存在的体制障碍,有人形象地概括为“五个打通”:打通了地上和地下,打通了岸上和水里,打通了陆地和海洋,打通了城市和农村,打通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律政策体系……近年来,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力度空前的生态环境保护,对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近两年,生态环境部对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等作出安排部署,推动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生态环境部门积极服务企业投资项目落地,对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环评开辟绿色通道。2019年1至11月,全国完成19.5万个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涉及投资16.3万亿元。

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有关部门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对4.6万家重点行业企业按环保绩效水平进行分级,采取差异化管控措施。江苏省出台环保应急管控豁免“十一条”,将1100家污染排放水平明显好于同行的企业,纳入豁免名单。

与此同时,各地生态环境等部门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服务。河南省9部门共同开展“千名专家进百县帮万企”绿色发展服务活动,累计派出专家5000多人次,服务企业3500多家;河北省开展“万名环保干部进万企、助力提升环境治理水平”活动,派出帮扶人员3.3万多人次,帮扶包联企业9300多家。

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确保打好打胜污染防治这场大仗硬仗苦仗

山东一家五金加工企业的董事长王林,这两年在环保上没少投资,可最近他心里却打起了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环保会不会放松,排放不达标的小五金企业会不会死灰复燃来抢夺市场?

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让王林松了一口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生态环境部党组随即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明确:作为主责部门,要立足于最不利的情形做好工作安排部署,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狠抓落实,确保打好打胜污染防治这场大仗硬仗苦仗。

李干杰表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也是保障“十四五”规划顺利起航的奠基之年。生态环境部门要确保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颇有深意。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纵深迈进,精准、科学、依法三个关键词,不仅是2020年工作的指引,也是未来污染治理工作的方向。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徐必久表示,在精准治污方面,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一是突出重点。盯住三类重点,即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问题。二是差别化监管。对守法意识强、管理规范、记录良好的企业,减少监管频次;对群众投诉反映强烈、违法违规频次高的企业,加密执法监管频次;对主观希望治理但能力不足的企业,重点加强帮扶指导。三是分级分类治理,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按环保绩效水平分级管控。

徐必久介绍,在科学治污方面,将加大重大项目攻关力度,开展“一市一策”驻点研究,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在依法治污方面,将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推进公开公平执法,规范自由裁量。

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北京市把“精准治理”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工作,通过“5+2+1”常态化工作机制等,努力把机动车污染降至最低。长江联合研究一期项目已启动,2020年将从流域、区域、驻点城市三个层面开展工作,推动治理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与应用,支撑长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天津市将严格落实《天津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打好净土保卫战……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正迎来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全面小康。

(责编:韩婷、马亮)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