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正酣 不破楼兰誓不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纪检监察机关全力保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20年07月03日11:11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大漠孤烟、戈壁黄沙,地域辽远、风光独特,是很多人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尤其是南疆的印象。

旖旎风光的背后,却是艰巨的脱贫攻坚任务。南疆四地州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之一,全区35个贫困县已摘帽25个,未摘帽的10个深度贫困县均在南疆,分别位于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占全国目前52个贫困县的五分之一左右。这里不仅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而且基础条件薄弱、致贫原因复杂、发展滞后较多——10个县、559个贫困村、16.58万贫困人口,是脱贫攻坚战中的“坚中之坚”“难中之难”。

身处脱贫攻坚“主战场”,自治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责职能,聚焦决战决胜目标要求,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韧劲,把监督抓到底、抓到位,充分发挥监督保障作用,助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确保新疆各族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

压实政治责任 推动全区尽锐出战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新号令。

承诺如金,战鼓催人。3月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九届九次全会召开,号召全区上下坚定信心、全力以赴,只争朝夕、攻坚克难,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两个维护”的政治站位,以有力有效监督,督促全区党员干部以冲刺总攻的姿态尽锐出战,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

3月,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杨鑫赴克州阿克陶县实地挂牌督战。“解决就业了,到底在哪就业?具体在干什么事?这些哪能不说清楚呢?”就在该县巴仁乡萨依巴格村,杨鑫当场向驻村第一书记张培权点出问题。接下来的15天,张培权带领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对全村75户未脱贫贫困户开展了两遍“地毯式”走访摸排,共发现问题13个。目前,这些问题已全部解决。

就是要这样,通过较真碰硬“督”,推动凝心聚力“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坚持“一竿子插到底”,自治区纪委监委将脱贫攻坚开展情况纳入巡视监督重点内容,对全区所有贫困县市实现巡视全覆盖;组建深化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巡回指导组常驻南疆三地州,对10个未摘帽深度贫困县开展巡回督促指导;派出3个督导组,对2019年全区12个已摘帽脱贫县进行专项监督检查,深入90个乡镇、121个村,走访贫困户、边缘户、监测户456户1002人。

作为主战场,南疆各地州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扶贫领域关键环节进行“政治体检”和“精细扫描”,以严格监督、严明纪律和严肃问责把责任压到底压到位。和田地区纪委监委制定脱贫攻坚挂牌督战联合监督机制,统筹纪律监督和行业监管,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督促各级各部门打好“主动仗”。喀什地区纪委监委向地委提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意见建议31条,配合地委对脱贫攻坚履职不力的县市和地直单位领导干部7批28人次进行约谈。有力的监督,推动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把脱贫攻坚政治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全力以赴投入决战决胜。

坚持统筹推进 持续净化政治生态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也是脱贫攻坚的基石。

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统筹推进社会稳定和脱贫攻坚有关工作,以维护稳定为脱贫攻坚营造安定社会环境,以脱贫攻坚为维护稳定奠定坚实民心基础,既是新疆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的特殊职责使命,也是对新疆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特殊要求。

因应形势任务,积极担当作为。党的十九大以来,着眼于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保障和政治引领作用,新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一手抓反分裂斗争、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在严肃查处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破坏社会稳定、影响民族团结的“两面派”“两面人”的同时,聚焦赢得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开展监督检查,紧盯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大专项整治力度,着力为新疆稳定发展、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政治、纪律和作风保证。

按照自治区党委部署,由自治区纪委监委牵头,以干部作风督导工作为载体,全区各级纪检监察干部纷纷赴基层、上一线,传导从严管党治党压力,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促进干部作风转变。2018年,开展了16轮群众工作督导;2019年,开展了4轮干部作风督导;2020年,已开展3轮干部作风督导,纠治问题1480起,处理157人。通过对督导发现问题紧盯不放,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年一年坚持不懈,深入整治民生领域的“微腐败”、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干部作风、政治生态持续好转,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脱贫攻坚与社会稳定双促双赢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

干部作风与政治生态好转,群众有着切身感受。“党和国家的政策这么好,我家盖了新房子,还接通了自来水,特别方便!现在村干部态度好,很公正,为群众做事不惜力。”前不久,和田地区策勒县纪检监察干部入户察访时,该县策勒镇津南新村贫困户赛迪吾买尔·买买提明笑得很灿烂。

而在这其中,纪检监察干部用沾满泥土的双脚,一步一步丈量,拉近了与群众的感情距离。“去年、前年均参加了自治区纪委监委派出的干部作风督导组,当时把手机号留给了当地群众,到现在还有群众给我打电话,反映他们认为不满意的事。”自治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孟祥忠略显自豪地说。

强化精准思维 推动政策措施精准落实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监督是保障;保障要有力,精准是关键。

自治区纪委监委首先明确监督的重点,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盯住县里的权、乡里的情和村里的点,重点加强对“两不愁三保障”“六个精准”“七个一批”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和脱贫成效的监督检查,通过全程参与、深度融入脱贫攻坚工作来实现精准监督,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见一叶勃发而知春。以阿克陶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为例:为使高寒山区牧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克州、阿克陶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对搬迁项目实施、扶贫产业发展、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惠民政策落实、住房分配等环节开展跟进监督;纪检监察干部与县直部门、乡村干部一道,深入群众一户一户走访,既实时监督、又帮助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让每户每人的帮扶措施都能做到量身定制,最终1656户6593人喜迁新居,通过易地搬迁、创造就业实现了脱贫。

目前,新疆已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40026户16.92万人喜迁新居;建设安全住房39.93万套,彻底结束贫困人口住危房的历史。在这个浩大工程中,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有纪检监察干部的身影,他们在实干中监督、在监督中协助,确保每一项脱贫政策措施精准落实到户、到人。

实现精准监督,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精准有效问责,发挥好“四种形态”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上的综合效应。这是推动脱贫攻坚政策措施精准落实的有力保证,也是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说到坚持实事求是,于田县依提帕克村党支部书记牙森·买提库尔班对此有切身感受。今年1月,有人反映2018年他任木尕库勒贝希村党支部副书记、出纳期间,利用负责村里扶贫羊项目的便利,将12只扶贫羊贩卖获利6000元,一时间他百口莫辩。经核查,2018年4月至5月,村里购买122只扶贫羊,有15只羊因检验不合格无法发放给贫困户,只能由村里先行圈养,同年7月有3只羊病死。牙森·买提库尔班便安排人员将剩余的12只羊出售,售款6000元用于支付购羊款等,与购买时对比损失6300元。

当时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违反有关规定,给集体财产造成损失;第二种意见,敢于担当,挽回了部分经济损失。于田县纪委监委经慎重研究,采纳了第二种意见,认为这种行为不应视为违纪。

“有组织给我撑腰鼓劲,我放手工作的底气更足了……”于田县纪委监委回访时,牙森·买提库尔班激动地说。正是在任何时候都坚持实事求是,防止了问责泛化简单化,保护了干部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也使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执纪工作有力度,更有温度。

一体推进“三不” 在标本兼治中巩固脱贫成果

今年4月,根据自治区纪委监委向水利厅党组发出的一份纪律检查建议,全区水利系统开展了为期半年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

在新疆特别是南疆,气候干旱、水资源紧缺,解决水的问题是脱贫的关键,为此新疆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然而,一些“水老虎”“水老鼠”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贪占资金、收受财物,严重损害贫困群众切身利益。针对水利系统暴露出的问题,纪律检查建议指出“病灶”、找出“病因”、开出“药方”,通过“系统抓、抓系统”,强化警示教育、剖析问题根源、深化以案促改、建立长效机制,不仅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和贫困群众饮水安全、贫困地区农业发展,也为下一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保证。

在自治区纪委监委看来,一体推进“三不”的作用决不仅仅局限于保障和推进当下脱贫,而要贯穿脱贫攻坚的监督保障全过程,深化标本兼治,促进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今年初,自治区纪委监委印发《全区巩固深化扶贫领域专项治理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行动方案》,确定“政治监督具体常态、攻坚责任落地落实,处置机制健全完善、问题线索削减清零,以案促改持续深化、长效机制保障到位”3大行动目标,既抓治标、更重治本的“三不”一体推进思路更为清晰、举措更为扎实。

脱贫摘帽是阶段性成果,巩固成果的任务更为艰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新疆纪检监察机关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持续延伸一体推进“三不”的成效、经验、举措,在新起点上进行探索创新。从近年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情况看,基层特别是农村“微腐败”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制定“小微权力”清单,统筹监察信息员、村级纪检委员、村务监督委员会多支力量,照单用权、照单监督,落实“三务”公开,给“小微权力”戴上了“紧箍”,推进村一级公权力运行规范化制度化,推动基层干部廉洁公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精准有力的监督,提升了村级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脱贫成果巩固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推动脱贫工作由“输血”向“造血”的更高水平迈进。

脱贫攻坚,不仅是实现物质生活脱贫,还要提升精神文化生活;不仅要摘去贫困的帽子,还要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站上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新疆各族群众坚信“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呢”!(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师长青 雷韬)

(责编:杨睿、马亮)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