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入疆:新疆借進博東風啟開放新篇

在黃浦江畔,“四葉草”盛會落幕。為期6天的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於11月10日圓滿收官。新疆交易團組織270余家企業攜特色產品參會,借力國際採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四大平台,在經貿簽約、產業對接、文化傳播領域斬獲頗豐,採購商與參展商成交金額6770萬美元。
作為全球首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博覽會,本屆進博會展覽面積超43萬平方米,參展企業達4100余家,雙雙刷新歷史紀錄。
借進博東風,新疆正以全方位開放姿態擁抱全球機遇,讓“新疆是個好地方”的名片在國際舞台愈發鮮亮。
經貿對接量質齊升 內外聯動激活市場潛能
進博會既是全球優質商品的展示窗口,更是連接國內外市場的關鍵橋梁。
新疆交易團精准錨定“引進來”“走出去”雙向需求,通過專場推介、面對面洽談等精准對接模式,推動合作簽約量質雙優,為外向型經濟注入強勁動能。
11月6日舉辦的“投資新疆——招商引資推介暨產業合作對接會”現場熱潮涌動,34個經貿合作項目集中簽約,總金額達178億元,覆蓋數字科技、國際貿易、農產品加工、跨境物流等重點領域。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人民政府與上海海納金賦水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歐亞資源集團(ERG)與新疆八鋼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企業及單位現場簽約,定格政企協同、內外共贏的合作瞬間。
“推介會讓我們清晰看到喀什、烏魯木齊的區域樞紐優勢,以及農產品、新能源等產業的巨大潛力。”上海傳商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負責人孟陽表示,將依托自身投資咨詢優勢,助力服務會員企業向新疆拓展業務。
採購商與參展商的精准對接同樣成果豐碩。連續兩屆參會的新疆友好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史利鋼介紹,上屆進博會簽約的3年1億美元採購額度,至今已完成近3000萬美元,有望提前達成目標。“今年仍在1億美元額度內簽約,持續拓展海外直採渠道,讓更多優質國際商品以親民價格走進新疆市場。”
更值得關注的是,不少企業借助進博會實現從參展商到投資商的身份轉變。哈薩克斯坦企業館負責人扎連·卡迪爾貝克透露:“我們與新疆在油脂產品領域已有3億元以上合作,貿易量連年穩步增長。進博會后將赴疆考察,計劃設立分倉並開通電商服務,把更多哈薩克斯坦優質商品輸送到中國各地。”
深耕特色農業的新疆企業亦實現“雙向收獲”。新疆中茂糧油有限公司身兼參展商與採購商雙重身份,公司財務總監黎蘭介紹:“我們帶來小包裝紅花籽油、亞麻籽油等產品,既對接北京、上海等地的國內大型商超,拓展內銷市場,也與哈薩克斯坦等國原料商洽談紅花籽、亞麻籽採購,打通‘原料進口—精深加工—市場外銷’的全鏈條。”
文化展示守正創新 “新疆名片”綻放國際光彩
進博會不僅是經貿合作的平台,更是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舞台。新疆交易團攜多元文化成果參展,通過非遺創新、特色展銷等形式,讓絲路文化魅力在國際舞台充分綻放,更讓世界看到新疆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活力。
在“進博中外人文交流之夜”上,新疆元素以跨界藝術表達驚艷全場。阿克蘇地區塔裡木歌舞劇團與美國女高音歌手朱麗葉·皮特拉斯聯袂演繹的《舞動天山》,將西方花腔演唱的華麗技巧與新疆民族舞蹈的雄渾韻味完美融合,用跨越國界的藝術語言勾勒邊疆團結圖景與時代活力,贏得現場陣陣喝彩,成為文明互鑒的生動注腳。
新疆交易團設立的人文交流展台,既展現非遺技藝的薪火相傳,更通過創新設計搭建起文化對話橋梁。216平方米的特色展台延續“新疆是個好地方”主題,結合“美食薈”“優秀品薈”活動,組織36家企業集中展銷,讓地域文化與特色產品深度融合。
新疆馕來了文化創意有限責任公司的展台前始終人頭攢動,曠野馕生系列盲盒、逢“烤”必過文創包、馕包肉造型冰箱貼等產品成為網紅爆款,吸引巴基斯坦、土耳其、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客商主動洽談合作。“從新疆走向全國,再借進博會邁向世界,這個平台讓新疆文創有了國際表達的窗口。”該公司聯合創始人溫娜娜拿起一款馕包肉造型冰箱貼介紹,這是專為進博會設計的新品,希望用創意讓更多人讀懂新疆飲食文化。
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阿勒泰路娜迪辣定制服飾商行的艾德萊斯系列服飾同樣吸睛。品牌主理人李沛凝將艾德萊斯元素與新中式風格結合,推出連衣裙、旗袍、圍巾等產品,讓千年非遺煥發現代活力。“我們帶來上百件展品,涵蓋十幾種服飾配飾,適配不同消費需求。”李沛凝希望通過進博會讓更多年輕人喜愛艾德萊斯。
新疆金柔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的新疆棉制品展台前,英國客商珍妮特對雪蓮花圖案毯子贊不絕口:“這次發現太驚喜,期待后續合作落地。”公司董事長甄彩珍介紹,參展期間不僅有上海本地進出口企業、跨境電商和央企採購部門對接經銷事宜,印尼等國客商也表達了合作意向。“新疆棉花溫暖世界,我們要借進博會讓新疆棉紡品牌走向全國、邁向全球。”
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的玉石、伊犁豐草牧場乳業有限公司現場制作的駝奶冰淇淋以及薩瑪瓦爾舞等特色展示,同樣成為展區焦點。山西客商吳振東品嘗駝奶冰淇淋后稱贊道:“味道濃郁純正,之前去過新疆,那裡的風景人文讓人難忘,這次更看到合作潛力,后續會專程赴疆考察。”
非遺的創新轉化,既保留文化精髓又貼近現代審美,展現了文化自信,更為傳統手工藝市場化、國際化探索出新路徑。據統計,新疆人文展台展會期間總營業額達117萬元,積累意向客戶1300人,意向訂單金額1660萬元,實現文化傳播與市場拓展的雙重成效。
企業乘勢提質升級 開放合作邁向縱深
從首次參會的探路者到多次參會的老朋友,新疆企業在進博會上不斷校准發展定位,通過對接優質資源、學習先進技術、深化國際合作,實現自身發展提質升級,成為新疆擴大對外開放的堅實力量。
新疆蜜姐黑蜂有限公司已是第二次參會,此次身兼參展商與採購商雙重身份。公司負責人劉會芳感慨:“進博會是‘聚寶盆’,無論企業規模大小,都能直接對接全球一流資源。”此次參會,他們既展出黑蜂蜜、蜂蜜酒等明星產品,還與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蜂蜜企業洽談,計劃明年在當地建廠,同時採購意大利蜂蜜酒加工設備推動產品升級。
國際企業也主動向新疆拋來橄欖枝。生產包裝機械及零部件的德國Mosca集團大中華區總經理梅爾塞·泰雷絲,此次專程為對接新疆企業而來:“我們關注到新疆農業規模大、品質優,希望為當地農業產業提供優質包裝解決方案,后續計劃赴疆考察,拓展業務並提供可持續、高性能的包裝系統服務。”
烏蘇市金實果蔬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劉潔正忙著與國際伙伴洽談番茄制品合作:“進博會讓我們直觀感受到國內外市場對優質有機食品的旺盛需求,已有多家客商表達合作意向,這正是進博會溢出效應的生動體現。”
對於首次參會的莫桑比克客商阿爾林多·曼努埃爾而言,新疆是其進入中國大市場的重要支點:“既想把本國大豆制品等農產品引入中國,也計劃採購新疆紡織品、蜂蜜制品,借助新疆的區位優勢拓展雙向貿易。”
新疆中科沙棘科技有限公司營銷副總監陳獻平表示,進博會為企業提供了“鏈全球”的關鍵窗口:“過去我們80%業務以出口為主,產品銷往7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今借助這個平台,既想讓更多國內消費者了解沙棘產品,又希望對接擁有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國際伙伴,實現產業升級。”
“進博會是新疆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自治區商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尤佳霖說,此次新疆交易團通過產業推介、文化展示等系列活動,持續拓展全球“朋友圈”。未來,新疆將始終以開放包容姿態擁抱世界,推動更多特色產品走向國際市場,吸引更多海內外客商來疆投資興業,在共享發展機遇中實現互利共贏。(黑宏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