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結出“致富果” 直播架起“增收橋”
11月19日,新疆博樂市達勒特鎮依肯浩希村黨支部書記包金星帶領村“兩委”干部、鄉賢能人和致富帶頭人商議謀劃后決定:清理出一間60平方米的閑置辦公室,從村集體收入中拿出3萬元,建一個電商直播基地。
“我准備發動90后、00后各族年輕人一起干。”包金星說,直播基地預計下個月就能建成。
依肯浩希村是一個農業村,距離鎮中心9公裡,距離博樂市14公裡。村裡有216戶村民,人均10畝土地,以種植棉花為主,60歲以上的老人有110人。
“這幾年,不少老人賦閑在家,總也打不起精神。”包金星說,這些閑在家裡的老人,更需要融入社會,找到存在感。
村裡組建了志願服務隊,逢年過節給老人們送米面油、衣服等愛心物資。讓包金星意外的是,好幾戶老人不願接受。特別是林萬志老人,他堅持要把愛心物資留給更有需要的人。
包金星和村干部發現,單純的物質幫扶並不能真正打開老人們的心結。幾次之后,他們決定換一種思路:帶著村裡的老人忙起來。
怎麼做呢?發展庭院經濟。2022年春天,包金星買回樹苗、菜苗等,組織村干部、志願者和黨員,挨家挨戶幫老人們翻地、種樹種菜。
一整個夏天,老人們都有事做了。80歲的王觀彬老人說,他家種的1畝地桃子根本不愁賣,桃樹下套種的花生和黃豆,由村干部找銷路,還沒過冬,院裡養殖的公雞就被附近商超預訂完了,“以前也種果蔬,隻夠自家吃。現在不一樣了,村裡不光有技術人員幫忙指導,還有志願者幫著採摘,一年多了1.5萬元收入。”
“包書記去年動員村民種植豇豆和南瓜,今年帶大家種紅薯。秋收時,他和村干部忙著找收購商,還把果蔬賣到了鄰村。”村民王秀說,大家在忙碌中收獲了滿滿的幸福感。
此外,包金星還帶頭開展高標准農田建設﹔爭取項目資金為村裡修路、安裝路燈、蓋公廁﹔指導村民推進生活區、種植區、養殖區“三區”分離﹔帶領村民把庭院變成“聚寶盆”……
看著村裡的“土寶貝”受歡迎,包金星又開始謀劃新的發展項目:打造電商直播基地,讓年輕人搭把手,把銷路拓得更寬。今后,老人管理好田地,年輕人負責直播帶貨,老少攜手把村裡的好東西賣得更遠。
數據是最有力的見証:2021年村集體收入70萬元,人均收入1.7萬元。今年,村集體收入已達160萬元,人均收入3.1萬元。
“我的目標就是讓村民人人有事干,戶戶有錢賺。”包金星笑著說。(白素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