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個孩子都練出扎根家鄉的真本事
昆侖山下職校教育在發光
10月29日,在“萬人說新疆”江蘇站分享會上,伊力哈木·約爾木圖拉(網名“哈木老師”)沒有談短視頻50億播放量的熱度,也沒有聊直播帶貨的成績,隻以一名職校教師的身份,講述了“用教育本心喚醒迷茫、以校企合作鋪就追夢路”的經歷。
“奶奶、舅舅都是老師,媽媽沒當成老師成了一輩子遺憾,我打小就覺得‘老師’兩字自帶溫度。”大學畢業后,哈木老師沒隨同學留在大城市,反而一頭扎回和田老家成為一名教師。
2020年,哈木老師借調至和田市高級技工學校(現和田市技師學院)后,發現很多學生很迷茫,上課埋著頭,說話怯生生的。他試著和孩子打成一片,才摸清這些心事——如今紅遍網絡的“駱駝女孩”(網名)艾迪熱耶·麥提圖爾蓀,當初把自己鎖在房裡好久,聽見同學聊開學就趕緊關窗戶,見媽媽抹淚便裝睡﹔還有個“愛哭女孩”,一開口就掉淚,和哈木老師熟悉后才小聲說“想當一次發光的公主”。
這些畫面像針似的扎在哈木老師心上,他明白:“職校教育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給孩子‘另一條發光的路’。”比起教技能,得先幫孩子拾回信心,“他們缺的不是光芒,而是一雙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的手。”
2021年,恰逢政府牽頭職校與企業對接,懂電商、愛拍正能量視頻的哈木老師,借著學校與新疆不倒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東風,把短視頻拍攝、直播帶貨搬進課堂,讓學生邊學邊實操。
艾迪熱耶周末返校總遲到,哈木老師打趣:“難不成騎駱駝來的?”女孩接話“駱駝跑了,住沙漠才來晚”,這句玩笑成了靈感。哈木老師提議拍短視頻,可鏡頭一對准,她就冒汗,一句“大家好”都磕巴,轉身就想躲。“沒事,慢慢來。”哈木老師一遍遍地鼓勵。
漸漸地,孩子們卸下心理包袱,鏡頭前越來越放鬆,視頻也跟著火出了圈:“駱駝女孩”艾迪熱耶鑽進核桃林拍特寫,“拉木小伙”阿卜杜沙拉木·阿卜杜熱扎克在巴扎挑好貨,曾不敢當眾說話的阿迪力成了侃侃而談的“馕委員”。這些滿是家鄉味的視頻,既讓全國網友看見真實新疆,更讓學生恍然:“原來我能講家鄉故事,還能幫老鄉賣特產!”
哈木老師的角色也在轉變:課堂上傳授電商理論,課后成了帶拍視頻、對接企業的導師,蹲在鏡頭旁幫著改台詞、調角度的伙伴。他把課堂搬出教室,帶學生走進田間、巴扎、車間,直言:“目標是讓每個孩子都練出扎根家鄉的真本事。”
校企合作的實踐,讓一顆顆信心的“種子”接連發芽,迷茫少年們從“我不行”逆襲成敢追夢的人。艾迪熱耶不再是躲在角落的自卑女孩,如今在蘇州實習,充滿自信:“我要把和田核桃、紅棗賣到全國。”
學生們運營的短視頻賬號,成了和田特產“免費推廣站”,間接帶動核桃、馕制品等銷量上漲﹔電商專業學生全員掌握直播技能,不少人拿到相關証書,更有人留鄉開網店,成了家門口的創業者。
這些年,總有人問哈木老師,目標是培養網紅嗎?
哈木老師認真回應:“我想培養的是有擔當、有技能、有情懷的家鄉宣傳員。”
如今,哈木老師所在的學校針對學生的特點成立了很多社團,電商的理念融入到了各專業。例如,烹飪專業的學生會拍短視頻講述新疆美食的故事,建筑專業學生則用視頻展示特色民居。
哈木老師的夢想仍在繼續:“趁年輕,多培養幾個‘哈木老師’,讓更多職校生知道,未來就握在自己手裡。”(甘興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