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從警十七載 一顆為民心

2025年11月19日09:18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從警十七載,新疆輪台縣公安局塔爾拉克鄉派出所教導員居麥·阿卜力孜的腳步踏遍轄區大漠戈壁溝坎,身影總是出現在群眾最需要的時刻。他的故事,既有生死一線的果敢,亦有春風化雨的溫情。

像胡楊一樣扎根戈壁

居麥是土生土長的輪台人,父親是一名村干部,常有鄉親們來家裡找他評理。看著父親端來熱茶,和大家嘮著嗑就把疙瘩解開,他心裡埋下了為民解憂的種子。

高中畢業后,居麥參軍入伍,當兵兩年,他累計參與救火救災行動100余次,從險境中救出30余名群眾,兩次因救人受傷,這份無畏與擔當讓他榮獲“優秀士兵”稱號。

2008年,居麥考入公安隊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退休了,你要接好班啊。”當時,當了一輩子警察的准岳父光榮退休,鄭重叮囑他。

“分配到基層派出所,工作比想象中繁雜。”居麥說。調解鄰裡糾紛、排查安全隱患、走訪轄區群眾……常常剛端起飯碗就接到警情,深夜披衣處警更是家常便飯。

就這樣日復一日,居麥在基層扎下根來。2022年4月,他調任塔爾拉克鄉派出所教導員。這裡地處戈壁腹地,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為了盡快摸清轄區情況,他設計了一張警民聯系卡,印上姓名、電話和工作職責,挨家挨戶貼在村民門上。

白天群眾外出放牧、務工,他就晚上走訪。路途遙遠,他就帶著馕和水,邊走邊吃。獨居老人家水管漏水、鄰裡為宅基地邊界起了爭執、外出務工的小伙子被拖欠工資……居麥把村民的困難都記在本子上,逐一認真解決。

危難時刻,把安全帶給群眾

“警察就是我們的守護神。”轄區牧民阿迪力·阿不拉回憶起2024年10月的驚險獲救經歷,至今哽咽。

當時,他和同伴帶著700多隻羊在山區遭遇暴雪,與外界失聯。居麥帶隊展開救援。

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與嚴寒抗爭的逆行。風吹雪導致積雪最深沒過腰部,車輛無法前行,居麥和向導始終走在最前,用身體為隊友蹚路。

找到幾乎凍僵的牧民后,他將食物留給牧民,自己帶隊員繼續探路。此時,輪台縣公安局協調轄區礦業企業直升機提供空投補給和准確路線,又歷經3天艱難跋涉,居麥帶著救援隊終於將兩名牧民和700余隻羊全部安全帶出雪山,守護了兩個家庭的全部希望。

在險情中處警,對居麥來說已不知經歷多少次,他總是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帶給群眾。“我是人民警察、共產黨員,只要群眾需要,再苦再累都要上。看到群眾平安的笑容,所有付出都值得。”他說。

今年6月的一個深夜,一輛汽車在轄區道路掉頭時右前輪碾空,車輛被掀翻倒扣,油箱泄漏,兩名司乘人員被困車內。居麥趕到后兩次用肩膀猛撞車窗,玻璃碎裂時右臂瞬間鮮血淋漓,他渾然不顧,忍痛將兩人奮力救出。

救護車趕到時,居麥的警服右半邊已被鮮血浸透。醫生為他挑出嵌在皮肉裡的玻璃碴,同事們都心疼地倒吸涼氣。

將心比心,化干戈為玉帛

17年的基層堅守,居麥成了鄉村“活地圖”與“貼心人”。哪家有獨居老人需要照料,哪片牧區牲畜容易走失,哪條小路能在沙塵暴中安全通行,他都了然於胸,還沉澱出一肚子“調解經”。

“許多旁人看來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在當事人心裡卻是天大的事。”居麥話語朴實而真摯。他秉持“換位思考是最好的鑰匙”,總結出“聽、查、勸、和”四字工作法,並以“一杯熱茶、一塊馕餅、一句兄弟話”的溫情模式開場,讓針鋒相對的雙方最終握手言和。

2024年秋天,一場險些釀成悲劇的糾紛化解見証了他的調解智慧。柔某為給丈夫治病欠下兩萬元債務,債主阿某上門催討,雙方情緒激動持棍對峙。居麥火速趕到,一個箭步奪下棍棒,疾呼:“錢的事可以慢慢商量,一旦動了手,后果就嚴重了!”

此后,居麥開始了長達半個月的跟蹤調解。為解決根本問題,他陪著柔某穿梭於銀行和村委會之間,不厭其煩地溝通協調。最終,在他不懈努力和擔保下,柔某成功申請到兩萬元低息貸款。拿到貸款那天,柔某緊緊攥著銀行卡,對居麥深深鞠躬,淚水長流:“教導員,這錢真是救了我家的急啊!”

這樣的溫情調解在他的從警生涯中比比皆是。鬧離婚的小夫妻在他促膝長談后重歸於好,難解的糾紛在他坦誠分享自己的煩心事后出現轉機。他從不“一調了之”,而是常回頭看看,確保矛盾真正化解。

先暖人心,再講道理,終守原則……17年間,居麥調解糾紛2100余起,成功率達96.7%。(隋雲雁)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