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國內開鑿年代最早大像窟走向“數字新生”

2025年11月18日10:47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記者從新疆克孜爾石窟研究所獲悉:今年啟動的克孜爾石窟第47窟保護展示項目目前正穩步推進。該項目通過多學科交叉研究和數字化採集檢測等手段,對包含克孜爾石窟在內的龜茲片區22處大像窟開展系統性研究,並將基於研究成果對第47窟做數字化復原,力求重現洞窟原貌,提升展示闡釋水平。

“我們希望通過數字化手段,讓第47窟昔日面貌得以最大程度呈現,為公眾提供更加直觀、生動的文化體驗。”新疆克孜爾石窟研究所副所長苗利輝表示。

開鑿於約公元4世紀的第47窟,是新疆龜茲片區目前已知規模最大的大像窟。它距地面約20米高,形制包含主室、后室與中心柱,主室高達16.7米。從壁面殘存的痕跡推斷,窟內原塑有一尊高達15米的大型立佛。經過多學科綜合技術研判,該窟被確定為國內已知開鑿年代上限最早的大像窟。

項目開展過程中,研究團隊還廣泛對比了新疆、甘肅、山西等地以及西亞、南亞地區現存的大像窟,深入探究其源流、演變與傳播脈絡。借助碳14檢測、無損光譜提取、顏料及工藝分析等科技手段,實現多學科交叉驗証。

“借助增強現實、虛擬現實、沉浸式體驗與視聽特效等數字技術,公眾將有機會‘走進’復原后的第47窟,感受其歷史風貌。”苗利輝表示,研究團隊期望通過該項目,探索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相結合的新模式,拓展石窟寺數字展示的新場景。

大像窟是石窟寺洞窟中一種特殊類型,其核心為一座體態巨大、作為洞窟核心主體的佛像,高度通常超過5米,甚至可達數十米,它在洞窟內佔據絕對主導的視覺空間和精神地位。這類洞窟不僅工程浩大、技藝精湛,也反映出特定時期的佛教思想和藝術追求。

克孜爾石窟現存7個大像窟,共同特點是洞窟主室高大、后壁塑立佛。已故國內著名考古學家宿白曾提出:“克孜爾大像窟和雕塑大型立佛給予蔥嶺以西和新疆地區以東的影響,當比其他類型的石窟形制和壁畫的影響更為重要。”(銀璐)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