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聯通冰雪絲路 共赴產業新高

——寫在第十九屆新疆冬季旅游產業交易博覽會閉幕之際

2025年11月18日10:44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第十九屆新疆冬季旅游產業交易博覽會(以下簡稱“冬博會”)16日圓滿落幕。本屆冬博會規模創歷屆之最,共吸引了1500余家國內外企業參展,更有來自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國等7國代表。

展會上,冬季文旅促銷優惠政策點燃了大眾的冰雪消費熱情,招商引資項目備受關注,旅游裝備與文創產品尋覓商機,專業論壇為產業發展獻計獻策。這場盛會不僅展示了新疆豐富的冬季旅游資源,更讓中外客商見証了新疆冰雪產業發展成果,為合作牽線搭橋,匯聚起推動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搭建平台,匯聚產業合力

“我們是第二次參加冬博會,現在從新疆出境的游客越來越多,期待更多中國游客來土庫曼斯坦觀光旅游。”土庫曼斯坦中亞行地接社經理福山在展位前熱情推介。今年,該旅行社已接待200多名中國游客,他對新疆跨境游市場充滿信心。

冬博會已成為一個高效、開放的合作平台。本屆冬博會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旅游主管部門、投資機構和企業參與,既體現了市場對新疆冰雪產業的認可,也促進了資本、技術、人才與資源精准對接。

從滑雪裝備制造、場館設計,到旅行社、酒店及文創產品研發等,各類企業都在冬博會上尋找機遇。意大利天冰集團、加拿大龐巴迪、山東森林雪滑雪設備有限公司、齊齊哈爾黑龍國際冰雪裝備有限公司等國內外冰雪裝備頭部企業齊聚一堂。

“新疆雪量大、雪期長,冰雪產業發展迅速,是我們重點開發的市場。”山東森林雪滑雪設備有限公司西北區負責人張乾林說。

“冬博會實現政策與市場的同頻共振。它不僅是展銷平台,更是信息、資本與創意的‘超級接口’,推動著新疆冰雪產業整體躍升。”自治區旅游協會副會長張曉宇說。

文旅融合,豐富冰雪內涵

本屆冬博會傳遞出一個明確信號:冰雪旅游正從單一的滑雪體驗,轉向集文化、體育、休閑、康養於一體的復合型體驗,“冰雪+”模式正在釋放無限潛力。

“冰雪+文化”大大提升了冰雪旅游產品的魅力。

阿勒泰地區推出的深度游項目,將古老的毛皮滑雪、雪地賽馬與民族音樂、民俗家訪相結合,讓游客在冰雪中感受濃厚的人文溫度。在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展區,以賽裡木湖、喀納斯“網紅小狐狸”為IP的“疆小狐”系列文創產品,吸引了眾多目光。挖掘地方文化,正成為避免同質化、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隨著冬博會啟幕,新疆冬季旅游全面啟動。圍繞2025新疆熱雪節,全疆將推出500多場特色活動。“冰雪+節慶”有效延長產業鏈,將分散的景點串聯成珠,共同講述一個生動、立體、充滿熱情的新疆冬季故事。

“文旅深度融合讓新疆冰雪旅游不再隻靠自然稟賦,更通過文化、創意與服務,創造出持久的吸引力。”自治區文旅廳產業發展處副處長艾合麥提·艾麥提說。

升級產業,夯實發展根基

本屆冬博會也反映出新疆冰雪產業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基礎設施持續改善、科技應用更加廣泛、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這必將為長遠發展筑牢根基。

在基礎設施方面,冬博會上的22個簽約項目將有效補足新疆冰雪旅游的“短板”。例如,和碩縣與某企業簽約,該企業將投資5000萬元在金沙灘景區建設民宿集群,以滿足不同消費層次游客的住宿需求。

科技研發與裝備制造成為產業升級的重要動力。冬博會上展出的新型滑雪防護裝備、VR滑雪練習設備、保溫滑雪服等,顯示出新疆在吸引冰雪裝備制造企業方面已初見成效。科技創新正從體驗、成本、安全等多方面提升產業品質。

從搭建平台到融合文化,再到系統升級,新疆冰雪產業正駛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統計顯示,2024年我國冰雪運動產業總規模已達9700億元,預計2025年將突破1萬億元。新疆正搭乘這趟“高速列車”,翻開冰雪產業發展的嶄新篇章。(姚剛)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