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帕米爾高原有位敢拼的“彩椒書記”

2025年11月14日11:06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11月初的帕米爾高原,寒風瑟瑟,而阿克陶縣恰爾隆鎮昆侖佳苑社區旁的彩椒種植基地內,溫室大棚中正展現出勃勃生機。五彩椒幼苗破土而出,葉片在牽引繩旁舒展挺立,種植戶穿梭其間,細心澆水、調控溫濕度。

大棚裡,恰爾隆鎮喀依孜村村民圍在村黨總支書記哈麗帕·買買提吾如孜身邊,爭相請教幼苗管護、水肥配比的技術要點。

這位被大伙親切稱為“彩椒書記”的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用實干與擔當打破傳統種植瓶頸,讓搬遷群眾靠著五彩椒實現增收。

“群眾怕風險,黨員就先上!”這是哈麗帕當年推動五彩椒種植產業時最喜歡說的一句話。那時,恰爾隆鎮的搬遷群眾雖已分到確權到戶的溫室大棚,但長期以種植豇豆、西紅柿為主,品種單一導致產量低,大棚的經濟效益始終難以提升,群眾的種植積極性也備受影響。

如何破解品種單一的發展難題,成為哈麗帕心中最緊迫的任務。她牽頭組織黨員骨干開展“發展意願大家講”活動,面對面傾聽群眾心聲,很快摸清了大家的想法:群眾對“種新品、學技術”的意願十分強烈,但普遍擔憂“投資大、沒銷路”,不敢輕易嘗試。

為徹底打消群眾的顧慮,哈麗帕決定用實際行動為群眾探路。

她帶領黨員種植能手克熱木·吾如孜和居馬力·阿力遠赴山東壽光,輾轉多個蔬菜種植基地考察學習,把疆外五彩椒種植技術和經驗“搬”回了帕米爾高原。

回到村裡后,她當即從村集體效益不佳的大棚中選出22座,組建起黨員試種先鋒隊,自己帶頭吃住在大棚旁,白天跟著技術員學習育苗、整枝、授粉,晚上查閱資料鑽研溫濕度調控技巧,還專門邀請疆內外技術員長期駐園指導,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五彩椒種植中。同時,她積極對接企業,和企業提前簽訂收購合同。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上半年,22座大棚裡試種的五彩椒喜獲豐收,憑借優良品質全部售完,銷售額40余萬元。

“看著黨員們實實在在掙了錢,我們心裡的石頭落了地,也想跟著干!”曾經猶豫觀望的村民塔森·玉蘇普,在參觀了豐收的大棚后,主動找到哈麗帕申請加入五彩椒種植隊伍。

“單打獨斗難成氣候,抱團發展才能走得更遠。”在哈麗帕積極推動下,今年8月,恰爾隆鎮6個村打破地域界限,成立了公司。目前已整合大棚規模化種植五彩椒,產品瞄准中亞五國等海外市場。

得益於恰爾隆鎮靠近口岸的區位優勢,五彩椒尚未上市就獲得外商的重點關注。預計2026年春節前成熟的二茬五彩椒,售賣后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至少210萬元。

如今的恰爾隆鎮,五彩椒早已不只是帶來收益的“致富果”,更成為凝聚人心的“民心果”。目前,全鎮已有230名群眾在五彩椒種植基地實現穩定就業,人均年增收超3萬元。

“群眾的期盼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接下來要繼續抓品質、擴規模、拓市場,讓更多群眾通過種五彩椒過上更紅火的日子!”哈麗帕信心滿滿。(陳疆林 、方文靜)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