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劇《龜茲》重現絲路文明交匯之光
“即便已經跳了17年舞,出演《龜茲》卻讓我感覺到仿佛又從零開始了。”11月8日,上海文化廣場的舞台上燈光漸隱,舞劇《龜茲》首演圓滿落幕,主創團隊與觀眾面對面展開創作分享。來自新疆藝術劇院的非路熱·伊力亞爾站在台前,語氣中難掩激動。這部凝結3年時光創排的作品,會聚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專業的藝術工作者,在傳統與現代之間,重現龜茲樂舞藝術光彩。
“在課堂上學習中國舞蹈史的時候,龜茲樂舞對中國古典舞的深遠影響,就曾深深觸動過我。”總編導佟睿睿與“龜茲”的緣分始於3年前。創作初期,她帶領團隊多次奔赴新疆,幾乎重走了當年鳩摩羅什與玄奘在西域留下的足跡。在浩瀚的荒漠中,大家切身感受著行者僅憑信念穿越絕地的毅然與堅決。
“惡風穿透身體時,才懂玄奘口述心經求生的力量。”佟睿睿的感悟,成為舞劇精神內核的源頭。採風回來后,她與中央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韓子勇反復研討,最終確定以鳩摩羅什、玄奘兩位行者的跨時空共鳴為線索,串聯起“在地的龜茲”與“行走的龜茲”。
創作的難題接踵而至。新疆演員擅長熱烈奔放的舞蹈,但不少人缺乏舞劇表演經驗,尤其是要還原壁畫中靜態的美感。為此,主創團隊開啟長達半年的封閉集訓,組織40余位演員系統學習芭蕾、古典舞與現代舞。
這份從零開始的磨礪,最終在“般若世界”的篇章中綻放:14位女演員在極慢的節奏中氣韻貫通,連眼神的流轉都精准控制,於至靜至緩間,將枯燥嚴苛的形體訓練,淬煉成舞台上震撼人心的精神之舞,成為了全劇亮點之一。
舞台呈現的每一處細節,都藏著主創的匠心。劇中鳩摩羅什與玄奘的視角交織,既有身臨其境的“行進”,也有超然物外的“凝望”,最終匯成一段跨越時空的詩意共鳴。
編劇韓子勇將深沉的歷史感注入劇情。“在創作舞劇《龜茲》時,我深信歷史是民族的根脈,深入鳩摩羅什的內心世界,書寫的不再是教科書上的高僧,而是一個有血有肉、充滿掙扎與堅守的生命,展現其命運的多彩與深邃。”
首演落幕時,鳩摩羅什翻譯的“世界”“慈悲”等詞匯隨字幕浮現,與當代“蘇幕遮”的狂歡場景交織。佟睿睿說,3年採風創作,已讓團隊讀懂龜茲,“它是中國的,因為早已融入中華文化肌理,它也是世界的,因為文明的交融永遠動人。”這部踏沙尋路而來的舞劇,終以藝術之名,讓龜茲歷史在舞台上完成跨越時空的對話。(宋海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