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顧政一:朝夕必爭 隻為新藥研發

2025年11月10日09:43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國家中藥1.1類創新藥芩蒿滴鼻液的研發已經完成臨床前工作,正在准備申報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臨床默示許可。”近日,全國先進工作者、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顧政一在他的辦公室帶著既欣慰又有所期待的口吻告訴記者。

即使已經退休7年多,顧政一還堅持在新藥研發一線,帶團隊、做咨詢,為自治區中藥民族藥產業發展殫精竭慮。芩蒿滴鼻液正是由他領銜研發的中藥1.1類創新藥,這種包含一枝蒿、黃芩、甘草等7種藥材的新藥旨在抗炎、抗過敏中發揮作用,盡快使新藥品種向產業轉化是他的心願。

出生在黃浦江畔的顧政一,10歲時跟隨支邊的父母來到新疆。完成學業后,他先后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友誼醫院和新疆藥物研究所工作,伊犁州友誼醫院的付爾康、新疆藥物研究所的劉慶華等影響了他從醫生涯,並為他搭建起了醫藥研究平台,提供了事業發展空間。

維吾爾醫藥是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些經驗方具有獨特療效。顧政一的中藥民族藥創新藥研發征程,正是從發掘經驗方開始的。

1990年,顧政一在基層調研時意外發現,當地群眾都用石榴皮煎藥沖洗治療脫肛、濕疹、皮癬等疾病。這引起他的注意。回到單位后,他立即查閱維吾爾醫藥文獻進行論証,親自做實驗篩選產品組方、化驗化學成分、分析藥理作用並優化工藝與質量控制等。6年后,經過臨床試驗的經典維吾爾藥阿娜爾婦潔液問世了。

從此,顧政一在新藥研發上一發不可收拾。他先后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重大新藥創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10余項國家級科研項目,作為首席專家主持自治區重大科技專項等科研項目,研發創制多類中藥民族藥創新藥並實現產業轉化。2012年,顧政一因其主持的“抗風濕等5種優勢病種特色維藥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獲得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新藥研發要達到安全、有效和質量可控的標准,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顧政一在擔任新疆藥物研究所所長時,經常對同事們說一句話:“多少個未知,需要我們去探索﹔多少種新藥,需要我們去研發﹔為了人類健康,我們隻爭朝夕。”

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在他的帶領下,新疆藥物研究所科研實力得到長足進步,在2017年中國醫藥創新高峰論壇發布的《2017中國藥品研發實力排行榜》上躋身中藥研發前四位。

中藥民族藥發展面臨的難點是弄清楚藥物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機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顧政一帶領的團隊利用新疆特色優勢藥材資源,累計在自然界中發現200余個化合物,其中9個為全新化合物,先后應用分子生物學等現代藥物研發技術和手段,對維吾爾藥在藥理活性及作用機理方面進行探索性研究。2016年,他主持的“維吾爾藥材真偽鑒別及標准化研究”項目再次獲得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17年,他因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中作出特殊貢獻,獲得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目前,顧政一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1項,科研成果轉移轉化產生的經濟效益超50億元。

採訪中,顧政一透露,他主持研發的國家新藥重大專項“活性四環三萜類成分高效獲取關鍵技術”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這是從維藥大戟脂中獲取的一個有效組分,將在新藥研發中起到先導化合物的重要作用。“中藥有效組分是國家目前鼓勵支持的中藥民族藥新藥研發方向,我要在這個方向上繼續努力。”顧政一說。(高峰)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