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兵團跑出種業振興“加速度”

2025年11月08日10:29 | 來源:兵團日報
小字號

檢測、記錄、分析……秋收過后,新疆農墾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大豆創新團隊成員張恆斌又忙碌起來,精心梳理抗病、耐鹽鹼的大豆種質資源。去年,該團隊自主培育的“新大豆23號”在八師一四七團進行示范種植,百畝田平均畝產439.17公斤,千畝方平均畝產400.05公斤,創全國大豆大面積單產紀錄,樹起全國大豆高產栽培新標杆。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確保“中國人的飯碗主要裝中國糧”的基石。近年來,兵團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好種業翻身仗、推進種業振興的決策部署,加強種業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布局農業核心技術攻關項目,支持育種創新主體深入推進聯合攻關,跑出種業振興“加速度”。

記者從兵團種子管理總站獲悉,“十四五”以來,兵團自主選育並通過國家和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主要農作物品種有150個,其中,國家審定品種28個,自治區審定品種122個。當前,兵團推廣種植的小麥、棉花品種以自育品種為主,有效推動了單產和品質持續提升。

2024年底,在新疆農墾科學院首次舉辦的農業科技成果拍賣活動中,冬小麥新品種“墾冬1267”生產經營許可權以130萬元的價格競拍成交。該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桑偉介紹,近年來,白粉病、葉鏽病等病害在新疆麥區常發,成為影響冬小麥穩產增產的主要因素之一。“墾冬1267”在兩年的區域生產試驗中表現出高抗白粉病、葉鏽病等病害的特性,為兵團實現糧食豐收、降低種植成本和增加職工群眾收益夯實了基礎。

作為全國重要的優質商品棉生產基地,兵團棉花品種創新成效顯著。10月12日,經專家組測產驗收,位於一師九團的200畝棉花高產攻關田創造了平均畝產籽棉774.3公斤的全國棉花高產紀錄,這塊高產棉田應用的棉種,是新疆塔裡木河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培育的“新塔棉7號”。該品種棉花豐產性好、抗病性強,歷經10余年南繁北育,於2024年通過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今年,六師土墩子農場種植的棉花新品種“華新103”,平均畝產籽棉超過600公斤。“我們棉花遺傳改良團隊聯合國內優勢科研單位,協同開展棉花產業技術攻關。2023年通過國家審定后,‘華新103’已由專業種子企業轉化,在全疆累計推廣種植60萬畝以上。”石河子大學農學院教授聶新輝說。(趙優)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