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新疆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周奇:在稻香中收獲團結碩果

2025年11月06日10:59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眼下正是南疆水稻收割時節,阿拉爾市金色沙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種植基地裡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是個豐收年,各族職工群眾收入有保障了。”11月3日,金色沙墾公司總經理周奇欣慰地說。

金色沙墾公司是兵團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種植加工的羊脂籽米在市場上頗受青睞。

周奇積極響應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黨委“龍頭企業+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號召,將目光聚焦於羊脂籽米的培育與推廣。

兵團第一師13團26連少數民族佔比達99%。2022年,13團開展“百企助百連”活動,金色沙墾公司與26連結成對口共建單位,周奇擔任26連第一連長,從此與這裡的各族職工群眾結下了不解之緣。

周奇率領公司團隊,在26連精心打造羊脂籽米高標准種植示范基地,通過規模化流轉、集約化經營,有效盤活了連隊零散、低效的土地資源,將傳統農業生產轉變為現代化、標准化、品牌化農業產業。這一模式顯著提升了土地產出效益,成功帶動584名各族職工群眾實現大幅增收。

“各族群眾一起過上好日子,是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行穩致遠的重要保障。”這是周奇始終秉持的理念,為此,他還創新推出“免費羔羊+稻草飼料+保底回收”幫扶模式,由公司無償向困難職工群眾提供優質羔羊和充足稻草飼料,並承諾羊出欄后按市場價全部回收。

周奇每年還把公司500多畝稻草免費送給連隊30余戶養殖戶,解決他們冬季飼料短缺問題。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他開創了“稻草換糞肥”循環模式,即農戶用牛羊糞換稻草,糞肥經處理后反哺稻田,既讓公司增加了有機肥,又讓養殖戶年增收約8000元,形成了“稻草—養殖—糞肥—種植”綠色發展鏈條。

作為連長,周奇把連隊當成家,把各族群眾當成親人。每逢春節、古爾邦節等節日,他都帶著員工上門,和當地群眾一起吃飯拉家常,傾聽心聲、解決難題。

2024年4月,周奇在走訪中了解到,努爾·吐魯洪查出肺癌,因經濟困難無法及時就醫,一家人急得團團轉。他立刻組織公司員工捐款,當天1萬元救助款就打到努爾家人的卡上。“錢不多,先救命!”他握著努爾家人的手說。

在推動連隊可持續發展中,周奇還牽頭組織公司與連隊黨支部等共同設立“人才振興基金”,公司每年注資不少於1萬元,並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該基金專項用於支持連隊開展困難家庭幫扶、優秀學子捐資助學、青少年社會實踐、大學生就業實習指導、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紅色教育等。

2024年7月,連隊學子瑪依達·圖拉如願考上廣州航海學院,卻因無力支付學費而犯愁。得知消息后,周奇從“人才振興基金”裡申請4000元送到瑪依達手上。

隨著企業的發展,周奇將目光投向了更遠的地方。他依托公司羊脂籽米種植基地的成功經驗和技術優勢,主動將發展觸角延伸至和田地區,在兵團第十四師225團成立了新疆修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同時在於田縣成立了一家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

周奇不僅為合作社提供了優質羊脂籽米稻種,無償授權使用“羊脂籽米”這一金字品牌,還派出公司技術骨干長期駐點,為入社農戶提供從選種、育苗、田間管理到收獲儲藏的全方位、精細化技術指導,毫無保留將兵團先進種植管理經驗傳授給地方鄉親。

在他的悉心指導和合作社的科學運作下,和田地區羊脂籽米種植面積從最初幾百畝迅速擴大到如今的4300畝﹔平均畝產穩定在500公斤以上,實現了優質優價﹔入股合作社農戶獲得了豐厚回報,年分紅比例高達30%。

以企業發展為平台,以羊脂籽米產業為載體,這些年,周奇一直行走在南疆大地,通過辛勤耕耘,在稻香中收獲了團結碩果。(張雲梅)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