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烏魯木齊和田二街火出圈的文旅密碼

2025年10月14日09:29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和田二街,游客正在購買“一把抓”烤包子(9月26日攝)。

10月9日,秋日的陽光漫過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和田二街的磚牆,老街上的熱鬧還沒從雙節假期裡褪去。

“啪!”烤包子師傅把面團往案板上一拍,擀圓、包餡、捏出花褶,俯身貼進爐膛。沒多久,烤包子的焦香就裹著熱氣往人鼻孔裡鑽﹔手工酸奶攤前,店家舀起一勺,奶皮如凝脂般微微顫動,撒上葡萄干和砂糖,引得游客垂涎欲滴﹔馕咖啡小店的游客排到馬路牙子上,有人舉著剛做好的咖啡,邊嘬邊跟同伴喊:“這味兒太棒了,沒白等!”

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假期,這條老街交出了客流量近15萬人次的成績單,較去年同期上漲60%。要知道,它如今的日均客流已從去年的2萬—3萬人次飆升至6萬—8萬人次,成了實打實的新疆“頂流”。但哪怕熱度居高不下,3元的烤包子、25元的碎肉抓飯始終沒漲價,游客願意排隊,本地人隔三差五來解饞,沒人怕“網紅溢價”。

和田二街能火出圈,靠的不是網紅濾鏡,而是一口口實在的味道、接地氣的管理,以及“火了不漲價”的堅持。從曾經安靜的老街,到如今人聲鼎沸的打卡地,和田二街早把市井煙火,釀成了讓人念念不忘的人情味。

“守舊創新” 老街煥新

“在和田二街,幾乎能嘗遍新疆所有美食,這是一種幸福。”來自廣東的游客段瑞左手提一袋“一把抓”烤包子,右手捧著和田酸奶刨冰,話語裡透著滿足,“剛吃完烤包子,忍不住又買了‘一把抓’,空氣裡都是烤馕和羊肉的香味,這趟來值了!”

和田二街的歷史,藏在這份熱鬧喧囂的背后。

《烏魯木齊傳:“一帶一路”上的璀璨明珠》記載,1915年,和田商人來此經營土特產,建貨棧、住房,“和田街”由此得名。和田二街,歷經百年,從駝鈴悠揚的絲路商道,到煙火升騰的美食長廊,成為這座城市滄桑巨變的一個縮影。據《沙依巴克區志》記載,民國時期,這裡已聚集了42家商號、18種民族風味食肆,有“一鍋抓飯半城香,三更燈火照市廛”的盛景。

隨著城市商圈擴容,這條百年老街曾遭遇“老招牌難敵新潮流”的尷尬:老字號客源被新興商業體分流,斑駁牆面、擁擠攤位讓年輕人望而卻步,煙火氣漸淡。

如何破局成了沙依巴克區委和區政府的“必答題”。“不能讓老街丟了魂,也得跟上年輕人腳步。”最終,“守舊創新”成了提升改造和田二街的核心思路。

改造並非大拆大建,而是採取“政府扮靚街景、商戶自主升級”的分階段微整形策略:2024年4月,沙依巴克區引進物業公司優化升級,結合美食街定位,從配套、商業、視覺三方面發力,增設4處斑馬線與新疆特色牆繪,增添百套橘色座椅、30輛花車,讓市井煙火與藝術美學相融﹔同年7月,完成213個民族團結主題戶外彩繪、100余處特色井蓋美化,統一更換餐飲商戶外擺桌椅,為居民、商戶、游客打造安心舒適環境。

2025年4月,和田二街再次提檔升級,以“百年煙火氣·吃在和田街”為核心,打造兼具歷史與創新的美食地標。此次新增固定與移動攤位,擴展戶外用餐空間並配100套桌椅陽傘,對街區及建筑進行亮化﹔在奇台路口等4處節點設彩繪創意斑馬線,讓老街保留煙火底色,更添潮流活力。

不僅要留味道,還要引流量。“我們借名人打卡契機,做矩陣式宣傳。”沙依巴克區文旅局干部張慧敏說,姜昆、蒙曼、佟麗婭等名人通過口播、現場推介為老街“站台”,林丹、俞敏洪等紛紛打卡,短視頻在抖音、小紅書等平台傳播,“和田二街”網紅名片迅速擦亮。

今年5月1日,和田二街改造后驚艷亮相,百面手鼓齊鳴,6匹汗血寶馬踏著鼓點登場,5.5萬市民、游客見証了這條老街的“逆生長”。

景居共融 引流有方

“火起來或許要靠機遇,但要管得好、守得住,才是真正的考驗。”和田二街火出圈,如何穩穩接住流量,沙依巴克區委和區政府有著清醒的認知,和田二街不是單純的景區,而是和田街街道核心區——地處東二街、和田街、東一街社區交界,641米的和田二街串聯3個社區、17個小區,居住3700余人,是“景區+居民區”的復雜空間。

平衡游客與居民,關鍵在解決“人車混行”的問題。和田街街道黨工委書記孫濤介紹,在沙依巴克區城管局等多部門的配合下,寬9米的街道被清晰劃分,兩側各留1.5米—1.8米寬人行道供游客行走,中間5.5米供居民車輛通行,還設臨時安全護欄,避免游客穿行、車輛剮蹭,讓游客與居民各有通道、互不干擾。

針對停車難題,街道聯動區城管局統籌資源,將錢塘江橋下、奇台路沿線309個車位提供給周邊17個小區居民免費使用﹔打通部分家屬院,協調烏蘇路等周邊道路分流,從源頭緩解交通壓力。

為減少商業經營對居民的影響,要求餐飲商戶更換環保烤爐,通過廣播循環宣傳、城管與環保聯動巡查,嚴控22時后噪音,避免打擾居民休息。

游客增多帶來衛生間排隊、垃圾堆積等問題,3個社區迅速響應,開放社區衛生間、設指示牌,與3個公廁、周邊酒店衛生間形成“如廁圈”﹔垃圾轉運從每日2次增至高峰期每2小時1次,保潔分段巡查,確保街區整潔。

社區角色也從“服務居民”拓展到“服務商戶+游客”:干部祖麗胡瑪·艾尼瓦爾兼職做講解員﹔每月召開商戶大會,宣傳安全生產、服務規范﹔聯合警務站維護治安,張貼反詐提示,讓街區熱鬧又安心。

老街熱度 城市溫度

和田二街的“火”,並不止於舌尖上的熱鬧,更在於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互動、新舊業態的和諧共生。這份“向上”的能量,藏在商戶的堅守、居民的善意、眾人的守護中,也在主題郵局的方寸空間裡,是文旅融合與行業轉型的注腳。

努日曼無花果抓飯店,庫爾班·阿布都外力一家演繹著“天山追夢人”的故事。2010年,夫婦倆帶著5000元來烏市創業,從15平方米夫妻店,到如今20名員工、日銷30鍋抓飯的網紅店。“守藝、求新、傳愛”是庫爾班總結的成功密碼,用阿克蘇大米、巴音布魯克草原的羊肉是這家店的堅持,抓飯裡加入無花果干,為員工提供技能培訓……一系列創新舉措讓小店生機勃勃。

“這碗抓飯,嘗的不只是味,更是一個家族的奮斗史。”北京游客趙曉剛用餐時感慨道。

今年新開的和田二街主題郵局,既是“便民站”,為游客提供郵寄服務,特制紀念郵戳﹔也是“文化窗”,售賣新疆風光明信片,印著天山雪景、和田夜市等畫面的文創產品。主題郵局以文化創意賦能商品消費,既有熱度又有溫度,游客把新疆風情“打包”帶走,留一份溫暖與愛在記憶裡。

商戶達成“守價”共識。“漲價對不起信任。”喀什“一把抓”店長努爾艾力·肉孜說。游客林斐點贊:“網紅街不坐地起價,誠信讓美食更有滋味。”

對來此游玩的客人,這裡的居民以誠相待:巷口的老人主動為游客指路﹔放學的孩子會繞開拍照的游客……即便出行受到影響也很少抱怨。“街火了是好事,多擔待,日子更有奔頭。”這份“自家街、大家護”的共識,讓游客與居民都在老街找到屬於自己的生活。

孫濤介紹,街區融入各民族共有共享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開街的汗血寶馬展示、民族婚禮表演、日常快閃活動,以及和田、喀什文化推薦,讓這裡不只是美食聚集地,更是文化傳播窗口。

如今的和田二街,吸引人的不僅是美食,還有文創產品、本地好物。“老街的熱度裡,有著我們共同的努力、積極向上的精神,也折射出城市溫度。”孫濤說,和田二街的火爆証明,真正的“網紅”是文明底色,是人與人、人與城相互滋養的力量,這份力量讓它的煙火氣成了最動人的城市風景,並且蝶變出圈,迸發文旅新活力。(索蓉芝)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