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輕簡高效栽培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千畝棉田畝產超六百公斤

近日,新疆尉犁縣興平鎮眾望棉花種植專業合作社傳來喜訊——經中國農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單位專家現場測產,該合作社百畝核心示范田平均畝產731.3公斤,千畝連片棉田平均畝產647.4公斤,較傳統種植模式增產超過15%。測產組測產專家、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田曉莉表示,這一結果標志著新疆棉花輕簡高效栽培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新疆棉花輕簡高效栽培技術由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國家棉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擔的自治區“天山英才”培養計劃——“棉花輕簡高效栽培技術創新團隊”項目研發。團隊負責人帕爾哈提·買買提研究員介紹,該技術集成單粒精播、苗期數字化防災減災、全生育期水肥精准調控、機管機收株型塑造、群體調控及化學封頂調控等多項關鍵技術,覆蓋棉花耕種管收全環節,並通過全程數字化管理系統實現數據貫通,形成“輕簡化操作、高效化產出”的新型栽培模式,為新疆棉花大面積高產創建提供了可復制的技術路徑。
“過去植棉需經歷十多道人工工序,如今依托技術全程精准指導,從播種保苗、水肥一體化到無人機防控,再到採收前株型調控等全過程,都實現了精准化管理、機械化操作。”眾望棉花種植專業合作社技術負責人郭世學說,新技術不僅使畝產提高15%以上,每畝還可節省人工成本150元—200元。以千畝棉田平均畝產647.4公斤計算,今年僅人工與農資成本就節省近30萬元,增產部分直接轉化為利潤。
目前,棉花輕簡高效栽培技術已在尉犁縣、精河縣、烏蘇市、沙灣市、沙雅縣等主要棉區示范推廣,推廣面積超過100萬畝。
2024年以來,新疆持續推進棉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提質量、降成本、增效益”核心目標,構建與機採棉相適應的高效技術體系,全面提升棉花產業競爭力。田曉莉教授指出,此次測產結果充分驗証了輕簡高效栽培技術的可行性與推廣價值,為新疆棉花單產提升提供了技術支撐。
“我們將聯合地方農業部門,根據各棉區實際,優化技術參數,編制簡明操作手冊,並開展技術培訓,推動技術普及,加速該模式在更多棉區推廣應用,為新疆棉花百千萬畝高產創建行動提供堅實技術保障。”帕爾哈提·買買提說。(謝慧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