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譜團結曲 共敘中華情——兵團各師市多彩活動迎中秋

制作月餅、賞月游園、嘗百家宴……中秋佳節,兵團各師市挖掘展示節日文化內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樣的傳統文化活動,各族職工群眾沉浸在歡樂的節日氛圍裡,共度團聚時光,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涵養家國情懷,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傳統民俗為節日添彩
民俗裡的文化傳統,源遠流長、歷久彌新,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佳節,各師市的民俗活動一場接著一場。
制作月餅、非遺剪紙……日前,七師一二八團康盛裡社區舉辦“剪紙傳情迎佳節”主題活動,剪紙非遺傳承人手持剪刀與彩紙,從折疊紙張到勾勒紋樣,為居民講解剪紙技巧,居民們圍坐在一起認真學習、相互切磋。
10月1日,在石河子軍墾廣場文化周戲曲惠民展演現場,一場戲曲盛宴精彩上演。台上,演員們水袖翻飛,唱腔字正腔圓﹔台下,觀眾看得入神,時而屏息凝神,時而掌聲雷動。“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這麼多好戲,真是過足了戲癮。”石河子市民陳江連連為演出點贊。
掌聲、喝彩聲與樂聲交織,這個國慶中秋假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兵團以多種方式得以傳承和弘揚。
畫扇、點花燈……10月5日,二師鐵門關市2025國慶中秋雙節游園會熱鬧非凡,人們或手持畫筆,在素白扇面上勾勒中秋明月﹔或親手點亮花燈,讓燭光照亮團圓夜﹔或圍坐一起揉面、包餡,親手制作中秋月餅。“這些活動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傳統文化知識,也讓節日更有儀式感。”二師鐵門關市市民郭彩玲笑著說。
假日裡,戲曲熱、夜游潮、文創熱持續升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更鮮活、更貼近生活的方式,走進大眾的日常。
文化惠民好戲連台
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兵團持續做好公共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策劃推出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從劇院精品劇目到基層惠民演出,處處展現出兵團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創新活力,極大豐富了職工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師雙河市舉辦“相約雙河 月圓迎中秋”活動,演員們身著傳統服飾翩翩起舞,將中華禮儀之雅與服飾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九師白楊市世紀廣場“時光留聲﹒樂滿白楊”中秋音樂會如期而至,一首首以“月”為主題的歌曲,傳遞出家家團圓、國泰民安的美好願景﹔十三師火箭農場“火箭杯”第二屆歌手大賽復賽激情開唱,選手們以嘹亮的歌聲傳遞對祖國的熱愛、對家鄉的深情,充分展現出職工群眾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處處皆舞台,幕幕皆美景。近年來,兵團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先進文化示范區建設為引領,深入推進文化潤疆,不斷挖掘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創新活動形式,讓各族職工群眾切身感受到傳統節日的獨特魅力,從中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厚滋養。
各族群眾共話家國情
中秋明月映家國,民族同心話團圓。在兵團,各族職工群眾一起開展形式多樣的慶中秋聯誼活動,大家同吃團圓飯,共話家國情,處處是一派歡樂、溫暖的場景。
10月5日,四師六十六團幸福路社區熱鬧非凡,各族居民共同參加“月滿中秋迎國慶·共敘幸福鄰裡情”百家宴活動。
大盤雞、紅燒魚……活動現場飯香扑鼻,各族居民紛紛將自己的拿手好菜擺上長桌,大家圍坐在一起品美食、聊家常,團圓的滋味格外綿長。“各族居民一同歡度中秋佳節,大家就像家人一樣聚在一起。”六十六團幸福路社區黨支部副書記馮江燕說。
“先把核桃仁、葡萄干等材料混合在一起,然后包在餅皮裡……”9月29日,在三師四十九團十連職工活動室裡,“訪惠聚”工作隊隊員正手把手地教當地職工群眾制作月餅。
十師北屯市駐四十九團十連“訪惠聚”工作隊聯合連隊“兩委”,組織開展“情滿中秋·禮贊祖國”主題活動,用通俗生動的語言為職工群眾講解中秋節的起源、習俗與文化內涵,從嫦娥奔月的傳說,到賞月、吃月餅的傳統,讓大家在了解傳統文化的同時,進一步增強文化認同感與歸屬感。
9月30日,二師二二三團園五連慰問組一行前往和靜縣阿力騰布魯克村,開展“兵地同心話團圓”中秋節慰問活動,為當地群眾送去節日祝福與暖心物資,以實際行動筑牢兵地“一家人、一條心、一盤棋”的深厚根基。
團圓的月光洒向天山南北,在歡樂祥和的節日畫卷裡,各族職工群眾以情為筆、以心為墨,共同書寫團結奮斗、和諧發展時代華章。(馬雪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