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護澆灌好每一棵“幼苗”
九月的新疆,到處洋溢著喜悅的氛圍。
走進昌吉市第七中學和哈密市豫哈第三實驗學校,處處可見幸福的笑臉。日前,北京的親人來看望他們了,還給大家贈送了珍貴的禮物。
“中央代表團十分關心孩子們的成長,了解了許多關於學生學習生活方面的情況。”昌吉市第七中學校長褚洪武說。
在昌吉市第七中學,學校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努力提升教學質量,辦好第二課堂。
安塞腰鼓、戲曲表演……9月25日,中央代表團走進昌吉市第七中學,對孩子們展示的“作業”驚喜不已。
“這是我的鏨刻作品,名為《石榴花開》,寓意就是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我們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昌吉市第七中學八年級(12)班學生瑪依熱·艾山落落大方地向北京親人介紹自己所在的鏨刻社團,並展示了社團成員的作品,贏得一片喝彩。
“社團是第二課堂的有效載體。”褚洪武說,目前學校開辦各類社團35個,涵蓋了語文、物理等多個學科,其中包括車模、航模、機器人、書法、剪紙、色彩創意、手工拓印等,孩子們在參加社團活動過程中,真切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無窮魅力。
不僅如此,學校還實行混合編班、混合住宿,大家學在一起、玩在一起、成長在一起。
在教學樓的進口處,兩台天文望遠鏡引起孩子們的好奇。“聽說這是中央代表團贈送的禮物,孩子們都想先睹為快。”褚洪武說,大家都深深感受到總書記對邊疆各族孩子的關心關愛,也感受到其中寄予孩子們看得更遠、發展更好的期望,這份關愛和期許讓全校教師對做好今后工作充滿信心。
位於新疆東大門的哈密市豫哈第三實驗學校,這幾天也沉浸在幸福的喜悅中。
9月28日,中央代表團走進哈密市豫哈第三實驗學校,帶來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
該校由河南省援建,2023年8月底交付使用。學校的建成使用解決了轄區22個小區適齡兒童的入學問題,讓孩子們在優質教育中收獲知識與快樂。
2023年8月,學校從起始年級招生,招生之初僅有7個教學班、256名學生。兩年過去了,學校已有23個教學班、近千名學生。
入學時間不長,學習的本領可不小。中醫拔罐、繪畫、古箏……學生們向北京親人展示自己所學,小學三年級學生李秉宸還表演了一套劍術。
北京親人的肯定,讓學校團支部書記、大隊輔導員李榮激動萬分:“雖然學校建校時間不長,但我們的努力得到了認可,我太開心了。”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學校將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讓他們成長為胸懷祖國、懂得感恩,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的時代新人。”李榮說。
教育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責任更是使命。中央代表團看望慰問的教育工作者紛紛表示,將牢記總書記的深情囑托,呵護澆灌好每一棵“幼苗”,助力他們成長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疆的棟梁之材。(張雲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