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包子”變身“金果子”

9月12日,“砥礪奮進七十載 天山南北譜華章”大型集中採訪活動採訪團一行走進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無花果三產融合科技創新園,隻見智能溫控大棚內,智能溫控系統有序運轉,被當地人稱為“糖包子”的無花果挂滿枝頭,格外誘人。
阿圖什市憑借獨特的光熱條件,成為無花果的優質產區。然而,受制於保鮮難、傳統種植模式落后等因素,當地無花果產業一度面臨“好果不出戈壁”的困境。
為尋求突破,2023年,阿圖什市通過招商引資引入新疆海德坤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海德坤公司”),借助其豐富的種植經驗和多項專利技術,在戈壁灘上建起國家級無花果農業產業示范園——阿圖什市無花果三產融合科技創新園,全面推動產業升級。
“我們引進17個品種進行試種,篩選出抗病性強、產量高,特別是適宜設施栽培的‘波姬紅’等優質無花果品種。”海德坤公司種植技術部主任范延成介紹,如今,通過配套智能溫控、精准滴灌等技術,無花果種植實現4個月生長、8個月連續結果,徹底打破了季節限制。同時,本地優良品種“新疆早黃”在先進生產技術的加持下,平均畝產從原來的800公斤提升至4000公斤。
近年來,阿圖什市高度重視科技在無花果產業發展中的支撐作用,依托無花果三產融合科技創新園,積極開展品種選育、高效栽培、深加工研發等工作,與海德坤公司、中國藥科大學簽訂共建阿圖什市無花果研究院的戰略合作協議,形成“科研+基地+推廣”的技術支撐體系,打造“阿圖什無花果”地理標志品牌,推動無花果產品走向全國市場。
從果園到市場、從枝頭到舌尖,無花果成為帶動阿圖什市當地農民增收的“金果子”。阿圖什市還積極培育龍頭企業,以17個無花果示范園為載體,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模式,推動無花果產業實現規模化、標准化、品牌化發展。“在無花果三產融合科技創新園工作,每月有4000元的穩定收入。”阿圖什市上阿圖什鎮村民阿克拜爾﹒庫爾班告訴記者。
目前,阿圖什市無花果三產融合科技創新園已建成47座智能溫控大棚、2500平方米的研發展示中心及6300平方米的深加工酒廠。“投資1.6億元的無花果三產融合科技創新園二期項目,目前已完成總體進度的81.5%。我們將打造無花果水上探索樂園及無花果品種博覽園,實現農業生產、加工、休閑文旅、科普研學等多元融合,顯著提升產業附加值,推動無花果產業向更高質量、更高效益升級。”海德坤公司董事長王省業信心滿滿地表示。(張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