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賽湖魚“跳”進萬家廚

2025年09月18日10:05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9月12日凌晨5時,當大多數人還在睡夢中時,賽裡木湖上十幾艘漁船劃破寧靜的湖面,員工們收起漁網,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高白鲑被捕撈上來。

“很早以前就有‘賽裡木湖沒有魚’的說法,我就很納悶,這麼美的湖,怎麼能少了魚的靈動呢?”新疆賽湖漁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湖漁業”)賽湖基地副主任圖爾巴特說。

賽裡木湖平均海拔2071米,是一座“隻進不出”的高山冷水湖泊,天山山脈融化的雪水匯聚在這裡,湖水除了少量滲透和大氣蒸發之外,再無出口。湖面隨著天氣的變化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但湖裡沒有魚,讓它少了一絲靈氣。

為了讓賽裡木湖更有靈氣,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起,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懷揣著讓賽裡木湖“有魚”的夢想,開始了艱難的引種嘗試。他們帶著不同品種的魚苗來到湖邊,一次次將希望投入湖中,卻屢屢受挫,有的魚苗剛入湖就因無法適應低溫環境死亡,有的即便存活下來,也因發育不良成了“僵小魚”。

1998年4月,博州從俄羅斯西伯利亞引進100萬粒高白鲑發眼卵和100萬粒凹目白鲑發眼卵,送到溫泉縣進行人工孵化,最終成功孵化出98萬尾魚苗,待兩種魚苗長至10毫米,分批次將它們放進賽裡木湖。

這次投放還會失敗嗎?一年以后,科研人員發現,被譽為“冷水魚皇后”的高白鲑不僅活了下來,且性腺發育良好,正以每4年增重約1公斤的速度穩步生長。

2003年,賽湖漁業正式成立,接過了“養魚”的接力棒,先后在溫泉縣建立了冷水魚良種繁育中心,在賽裡木湖建起賽裡木湖漁場,還成立溫泉縣賽湖高白鲑食品有限公司。

為培育出更優質的高白鲑品種,賽湖漁業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大連海洋大學、新疆農業大學、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高校、科研單位及俄羅斯漁業科研單位合作,聯合建立研發機構,共同組織研究開發團隊,牽頭成立新疆鲑鱒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組建新疆冷水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還承擔自治區冷水魚產業技術體系溫泉綜合試驗站的工作。

如今,高白鲑已成為賽裡木湖的“家人”。它們自由自在地生活在賽裡木湖,融入了賽裡木湖的生態體系,以湖中的浮游生物為食,以自己的節奏緩慢生長,以自己的方式反哺賽裡木湖,不僅平衡了湖裡的生態環境,也給賽裡木湖帶來了靈氣。

賽湖漁業的員工們會在捕撈期內,用特制的漁網捕撈成熟的高白鲑,通過冰鮮和冷凍方式銷往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城市。據統計,賽裡木湖每年可捕獲高白鲑成魚500噸以上,年產值達4500萬元以上。除了外銷,賽裡木湖周邊的餐飲也成了一大特色,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坐在落地窗前,一邊欣賞賽裡木湖的美景,一邊品嘗鮮嫩的高白鲑成了旅途中最愜意的享受。(宋衛國)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