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這個鄉鎮中醫館能干些啥

2025年09月16日10:25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9月11日午后,陽光透過雕花窗櫺,洒在新疆庫車市玉奇吾斯塘鄉衛生院的國醫館裡。

米熱古麗·麥麥提拿著剛剛出具的檢驗報告,臉上漾開笑意:“血糖正常了!”一個月前,她的血糖值逼近糖尿病臨界線,情急之下來到衛生院向中醫科主任努爾買買提·卡哈爾求診。經過中藥湯劑、中醫適宜技術治療和科學飲食調整,不到一個月,她的血糖便恢復了正常。

“在鄉裡就看好了病,花錢還少。”米熱古麗對這次就醫體驗十分滿意。

如今,新疆已基本建成覆蓋“自治區—地(州)—縣(市)—鄉鎮—村(社區)”五級的中醫藥服務體系,實現了地市級公立中醫醫院全覆蓋,所有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均設立中醫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中醫館基本實現全覆蓋,超過90%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城市15分鐘、農村30分鐘中醫藥健康服務圈”悄然成形,群眾“方便看中醫、放心吃中藥”的願望正逐步成為現實。

庫車市玉奇吾斯塘鄉衛生院距市區僅20分鐘車程,這裡以中醫藥服務為突破口,在獨立的兩層國醫館內開展針灸、推拿、沙療等32項適宜技術。步入診區,古色古香的診室裡,中醫養生口訣、藥膳食譜、八段錦圖解一應俱全,空氣中飄蕩著淡淡的艾草香。中醫醫師們或在診台前診脈,或在理療床邊施針行灸﹔中藥房裡,藥師正將當歸、黃芪等藥材稱量分裝,煎藥機咕嘟咕嘟冒著熱氣,藥香氤氳,沁人心脾。

在眾多中醫適宜技術中,最受歡迎的當數維吾爾醫的貼敷療法。該療法通過中醫辨証施治,將藥材粉碎研磨成藥散,用於治療骨科、婦科甚至皮膚科的相關疾病。

來自玉奇吾斯塘鄉阿熱吾斯塘村的吐拉甫·依米提,腰椎問題反復發作已有兩年。以往疼痛時他自行貼膏藥緩解,但這一次劇痛讓他不得不臥床4天。CT檢查顯示,他患有腰椎骨質增生和腰椎間盤突出。

衛生院中醫科主任努爾買買提·卡哈爾給吐拉甫開具了十幾種草藥。每天,護士將草藥細細研磨成粉,調成糊狀,均勻涂抹在紗布上,再敷於他的腰部。“這藥敷上熱乎乎的,腰立馬鬆快不少!”吐拉甫曾被腰椎間盤突出折磨得直不起腰,經過一周的治療,腰疼明顯緩解。

在推進分級診療的實踐中,庫車市醫療集團搭建起立體化培養體系:一方面選派基層醫生赴烏魯木齊市中醫醫院、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進修,助力基層醫療人才能力提升,推動專科醫生向中西醫結合的全科人才轉型﹔另一方面,由庫車市人民醫院專家團隊定期下沉,通過“以科包院”模式開展教學查房、病例討論,全面提升基層醫護人員能力水平。

隨著中醫藥服務質量的提升和效果的增強,衛生院人氣日益旺盛。今年國醫館接診量較去年翻了兩番,農閑時日均接診60人次,即便在農忙時節,日均接診量也能達到30余人次。8月8日,新和縣患者趙鴻天因腦梗死后遺症慕名而來。努爾買買提團隊為他制定了集推拿、針刺以及其他傳統療法於一體的綜合治療方案。經過半個月治療,效果明顯。“現在手不麻了,腿腳也利索多了。”趙鴻天說。

在這裡,中醫藥不僅用於治療,還深度融入慢病管理。“我們要區分患者是已確診還是亞健康人群。”衛生院黨支部書記阿孜姑介紹道,對於即將發展為高血壓或糖尿病的人群,衛生院通過中西醫結合,依托32種中醫適宜技術及TDP(電磁波理療儀)、熏蒸治療儀等設備,能避免患者進一步發展為慢性病。對已確診的患者,採用耳穴壓豆、穴位貼敷、中藥泡腳等中醫療法輔助治療,也有不錯療效。

在衛生院中醫藥文化展示廳,從道地藥材分布到採摘、碾壓、熬煮的全過程,都以實物、圖文形式生動呈現,“藥食同源”的理念變得可觸可感。館內還設有互動體驗區,參觀者可通過假人模型體驗針灸,小朋友也可以嘗試碾壓藥材,在趣味活動中接觸中醫藥文化。衛生院還積極開展中醫藥文化“五進”活動,讓傳統文化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黃昏悄然降臨,國醫館內的患者漸漸減少,但醫務人員仍在忙碌——整理藥材、消毒器械,為第二天的工作做准備。門外,幾個孩子正嬉笑著模仿中醫號脈的動作,稚嫩舉止間,流淌著中醫藥文化綿延不絕的生機與活力。(蘇璐萍)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