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老人十余載喀什古城晨舞迎客

2025年09月12日10:03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9月10日,新疆喀什古城開城號角未響,83歲的斯馬義·沙迪克已在城前起舞,與游客互動。“就是他!”人群中立刻傳出驚呼聲。這位老人宛如“千年古城”的迎客使者,十余年清晨堅守,成為許多游客了解喀什古城的第一扇窗。

知道斯馬義名字的人可能不多,但提起“喀什古城門口跳舞的爺爺”,許多人都有印象:有人在網絡上刷到過他,有人在喀什古城見過他。他的舞蹈和熱情,成為喀什古城的一張獨特名片。

每天喀什古城開城儀式前,各族群眾與游客載歌載舞,斯馬義頭戴花帽、身著民族服飾,修剪齊整的白胡須襯著臉上可親的笑容,跳舞時的他,透著自信歡快,在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

跳完舞,斯馬義便會被熱情的游客團團圍住,一隻隻陌生而善意的手臂攬住這位笑容可掬的老人,他便開始熟練地擺造型,配合不同拍照要求,遇到拍短視頻的游客,還會即興配合表演一段舞蹈,鏡頭裡的畫面總是充滿活力,他的短視頻和照片在網絡上傳播后,吸引了更多人來到喀什古城。

斯馬義記不清自己在古城門口跳了多少年的舞,隻隱約記得最初起舞時,新城門還未修建。

2009年,喀什古城區危舊房改造綜合治理全面啟動﹔2010年,喀什古城核心區改造工程正式啟動﹔2013年,外圍片區改造大力推進。“就像一場魔術,往昔,房頂與牆面布滿裂縫,下雨就漏,街道泥濘不堪,古城是喀什市最大的棚戶區,如今它煥然一新,卻沒被高樓大廈取代。”斯馬義說。

斯馬義的家並不在古城之中,卻有著深厚的情感羈絆,這裡住著他的眾多親友,曾經不少親友家裡兩三代人擠在土房子裡。每逢過節,大家總會聚在一起跳舞,踩著沾滿泥的鞋子回家。如今卻大不相同,不僅是節日裡,只要來到古城,就能看到載歌載舞的本地居民,他們穿著漂亮的衣裳,舞步輕盈。

“現在房子修好了,大家就像生活在一幅畫裡,居民們開民宿、餐館、咖啡店,日子越過越好,這要感謝共產黨。”斯馬義接受採訪時全靠翻譯,但是有一首歌,他卻能字句清晰地唱下來,他經常在游客最多時,放聲唱起:“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引得全場合唱。

喀什古城改造后,喀什旅游業日漸興旺,斯馬義在網上的人氣更高了,他不用再騎著三輪車賣瓜。斯馬義笑著說,2017年開始,他受邀在喀什古城“古麗的家”民宿上班,還有工資,上班的內容便是跳舞,能夠繼續用舞蹈傳遞快樂與溫暖,這讓他特別開心。

“我們也經常拍爺爺的短視頻,網友們都特別喜歡,他對誰都很熱情。”“古麗的家”民宿主人沙拉麥提古麗·卡日說,老人家特別喜歡大家在一起歡歌笑語的氛圍。

走進喀什古城,斯馬義就像其中的一道風景,總有游客主動跑來和斯馬義打招呼,有人握手,有人擁抱,甚至有人熱情貼臉,他都笑呵呵地叫“朋友”。

在他看來,喀什古城處處充滿故事。“好多民宿和旅拍店負責人都是來玩的游客。”斯馬義說,他喜歡閑暇時看看哪條街又多了什麼店,又有什麼新故事融進這座古城。

如今,小小的喀什古城已經有5000多家商戶,其中,民宿200多家,旅拍店100多家。

在這些店鋪旁、街巷裡,常能見到不少像斯馬義這樣的老人,他們滿臉笑容,或是圍坐在一起晒太陽、喝茶,或是伴著樂曲跳舞、彈樂器,成了游客鏡頭裡鮮活的畫面,更成為古城裡最生動的煙火氣。(郭玲)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