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烏魯木齊:平西梁村的鄉村振興范式

2025年09月10日09:58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9月8日,“砥礪奮進七十載 天山南北譜華章”大型集中採訪活動走進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平西梁村。航拍視角下,坐落於南山腳下的平西梁村,規劃布局整齊,道路縱橫有序。

外觀上看,這樣的村庄似乎並沒什麼特別耀眼之處。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平西梁村卻擁有數個“國字號”頭銜——“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平西梁村,是怎麼做到的?它為什麼能脫穎而出?

聚焦產業:

平西梁村的“三級跳”

喝的是澇壩水、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土坯房,天上下雨屋裡也下雨。平西梁村村史館的照片,記錄著村落的歷史舊貌和生活條件。

20多年前,平西梁村還是烏魯木齊縣的一個貧困村。因為耕地都是旱地,只能靠天吃飯,人們過著“半年種地半年閑”的生活。

停滯的村庄,落后的環境,怎能留住年輕人?“為了謀生計,很多年輕人選擇外出打工,村子漸漸沒了人氣。”回憶起往昔生活,平西梁村黨支部書記李桂琴直搖頭。

轉折始於2004年。

這一年,平西梁村引進企業,採取整村搬遷形式開發建設滑雪場,並建設村民新居。2008年,全村306戶村民全部搬遷至設施完備、環境優美的新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農家樂、滑雪場、馬匹租賃等旅游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為鄉村旅游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就在平西梁村依托冰雪資源吃上“旅游飯”的同時,烏魯木齊縣其他鄉鎮以及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昌吉市、阜康市等也陸續開發出滑雪場,競爭日趨激烈。

2016年,一個契機出現了。

這一年,第十三屆全國冬季運動會在烏魯木齊舉行。依托該運動會品牌溢出效應,位於平西梁村的絲綢之路山地度假區(前身為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滑雪場)名氣打響,全國乃至全世界游客紛至沓來。

火爆的滑雪場也帶火了平西梁村的民宿生意。

2019年,平西梁村乘勢而上,引進深圳界汐旅游投資有限公司,採取“企業+農戶+村集體”的模式,在農民自願基礎上,一次性租賃村民44套住宅,整體改造成民宿。

“引進外來企業,帶來新的設計理念,促進了平西梁村民宿提檔升級。”李桂琴說。

自此,聚焦旅游產業的平西梁村,完成了蛻變的“三級跳”。

凝聚人心:

青年返鄉創業就業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平西梁村,漸漸富了起來。

將房子租出去的村民,年房屋租金收入約3萬元,還有在滑雪場或民宿就業的工資收入。

學習外來企業先進經營理念,部分村民開始自主創業,一些年輕人在滑雪場開起飯館、雪具租賃超市等,還有一些年輕人自開民宿。

35歲的巴孜爾別克·阿得裡冬天在雪場當滑雪教練,夏天跑旅游車,他愛人在絲綢之路山地度假區開抓飯館,一年下來一家人收入好幾十萬元。

出生於平西梁村的石龍曾經是絲綢之路山地度假區的滑雪教練,現在他和妻子共同經營闌珊假日民宿。“我負責給客人提供專業滑雪指導,愛人負責民宿日常運行。”石龍說,現在與很多游客成了朋友。

清雅軒客棧主理人李瑞娟此前在一家單位上班,2021年她毅然辭職,返鄉創業開辦民宿。

據統計,2024年平西梁村村民人均收入達到3.96萬元,全村從事旅游業人數佔全村勞動力的79%,旅游業收入佔人均年收入的70%以上。

“可以說,村裡年輕人除了在外上學的,現在全部回村就業或創業。”李桂琴說。

從留不住年輕人,到年輕人紛紛返鄉創業就業,平西梁村如同一塊磁石,凝聚起全村民心,建設更美家鄉。

謀劃未來:

打造民宿第一村

初秋的平西梁村,秋高氣爽,雲淡天闊。民宿片區道路兩旁的蘋果、山楂泛出紅暈,格桑花、牽牛花開得正艷。

享受靜謐時光,9月8日下午,烏魯木齊市民李新霞和媽媽在平西梁村山前禹逅民宿喝著咖啡,品嘗著從樹上剛採摘下來的蘋果。

山前禹逅民宿是今年7月新開業的民宿,民宿主理人謝成禹是新加坡留學歸國的江蘇女孩。

“2020年夏天,第一次來平西梁村,一腳踏進這片天地便挪不開眼。這裡沒有城市的喧囂,隻有青山疊翠環抱著村落,村民坐在院門口晒著太陽笑談,連空氣裡都飄著草木的清香。”謝成禹說。

此后,謝成禹連著三年來到這裡,把平西梁村四季看了個遍。“這裡春有野花開滿坡,夏能躲進林裡避暑,秋天看雪嶺雲杉,冬天還能望著雪山煮茶。”謝成禹說,經過深入考察,她全家一致決定落戶平西梁村開民宿。

據統計,目前平西梁村有60家民宿,數量佔到烏魯木齊縣的五分之一。“我們的目標是建成100家民宿,打造民宿第一村。”站在村史館,李桂琴謀劃美好未來。

按照規劃,將來這裡將形成親子主題、愛情主題、康養主題等不同主題民宿。

如今,擁有數個“國字號”頭銜的平西梁村,磁石效應釋放,除吸引文旅、商貿企業投資外,還吸引來烏魯木齊膳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等3家涉農企業投資建設採摘園。

就在絲綢之路山地度假區山腳下,近年來“長”出30余個智慧大棚,種出17種有機蔬菜。

20余年來持續深耕旅游產業,在鄉村振興道路上,平西梁村實現從貧困到富裕的歷史跨越,繪制出“產業興、村民富、村庄美”的生動圖景。(於江艷)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