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 他們用言行給出最生動的詮釋

9月8日,五家渠第三小學4年級(1)班學生為老師贈送禮物。當日,五家渠第三小學洋溢著溫暖與感動,學生們紛紛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老師的祝福。魏新江攝
9月8日,在烏魯木齊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學生和老師一起自拍,慶祝即將到來的第41個教師節。孫振嵩攝
教育發展,教師為魂。
在新疆,有36.47萬名(不含兵團)專任教師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堅守平凡崗位,躬耕教壇、傾心育人,用實際行動詮釋著立德樹人的深刻內涵,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他們扎根新疆大地,用理想、擔當、情懷和奉獻,為新疆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全力以赴,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薪火相傳
做青年教師“擺渡人”
教育是一項需要傳承的事業。在新疆,許多資深教師不僅專注於自身的專業成長,更致力於培養新一代青年教師,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的“擺渡人”。
陸麗娟是鄯善縣第二中學數學教師,從教26年來,她不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還引領了一批青年教師成長為有情懷、有水平的好老師。
陸麗娟認為,教育不僅要“照亮一個”,更要“帶動一批”。作為數學教研組長,她主動“傳幫帶”,傾心指導十余位青年教師,如今這些教師已成為學校的教學骨干。
青年教師鄒巧琳是陸麗娟的徒弟。從備課技巧到教案設計,從問題設置到引導學生思考,陸麗娟耐心指導,無數個夜晚,師徒倆在辦公室埋頭切磋教法。如今,鄒巧琳已成長為學校年級主任。
在博樂市第九中學,英語教師鄭曉霞的公開課每次都能吸引眾多青年教師前來觀摩,有時周邊學校的教師也慕名而來。
鄭曉霞堅守教育一線31年,獲評全國模范教師。她感恩於老教師的“傳幫帶”,也主動承擔起培養青年教師的責任。
“我只是想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年輕人,讓他們變得更優秀。”帶著這樣的初衷,鄭曉霞已經帶出了15名徒弟。如今,這些青年教師均在教學中表現優異。
鄭曉霞常說:“看到學生考上理想學校、成為有用之才,看到年輕教師快速成長,所有付出都值得。”
扎根基層
做莘莘學子引路人
在新疆,許多教師選擇扎根基層,用耐心和愛心陪伴學生成長,為他們提燈引路。
張杰是溫宿縣第一小學黨支部書記,今年5月調任現職前,他曾扎根鄉村教育17年。
2008年大學畢業后,他成為溫宿縣佳木鎮第二小學一名鄉村教師。17年來,張杰先后在溫宿縣4個鄉鎮學校任教,始終滿懷對教育事業的熱情。
陪學生的時間超過陪伴家人,這是張杰的常態。他既是學校黨支部書記,也是一名體育教師。
作為體育教師,他將中華傳統體育文化全方位融入教學各個環節,讓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如今,他教過的學生已有近千人,他們當中,有的成為醫生治病救人,有的成為教師教書育人,有的參軍報國,也有的留在農村這片廣闊天地施展才華。
“我當老師,就是打心底裡熱愛學生,熱愛這份能點亮孩子未來的教育事業。”張杰說。
和田市第五中學英語教師阿卜力克木·阿卜杜拉也是基層教育的堅守者。2014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后,他放棄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選擇回到家鄉。
“老師,祝您教師節快樂。”教師節前夕,阿卜力克木收到來自全國各地學生送給他的祝福,讓他心裡暖暖的,也更加堅定了他為教育事業奉獻的決心。
11年來,阿卜力克木不僅教英語,還擔任班主任。班會課上,他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給學生們講民族團結的故事。英語課上,他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成績。
從教以來,他所帶的班級已有近80名學生考上了有關省市新疆高中班。阿卜力克木說:“今后,我會積極弘揚教育家精神,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當好新時代的好老師。”
三尺講台
激蕩青春力量
新疆廣大教師隊伍中,還有一批青年教師正將青春融入教育事業,潛心教書育人。
今年9月是首個全國科普月,在阿勒泰市實驗小學人工智能實驗室裡,總能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他就是90后信息科技教師楊淞文。從教六年來,他始終秉持為國育才的初心,悉心澆灌學生的科技夢想。
在教學中,楊淞文結合學生興趣設計生動有趣的課堂。一次,他發現學生諾萊·賈林對編程感興趣卻因基礎薄弱而自卑時,便主動利用課后時間從基礎開始耐心輔導。在他的鼓勵下,諾萊重拾信心,其作品《AI尋路算法》在2025年第七屆自治區青少年創意編程與智能設計大賽中榮獲一等獎。
近年來,在各類青少年科技競賽中,楊淞文所帶的學生在自治區級、國家級科技競賽中屢獲佳績。
“好的科技教師不僅要帶學生比賽拿獎,更要培養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他們種下科技夢想的‘種子’。”楊淞文說。
95后的劉宇軒,2023年大學畢業后入職烏魯木齊市第83中學,成為一名道德與法治教師。
從教兩年來,為讓課程內容入腦入心,劉宇軒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將抽象理論轉化為生動案例,以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觀念。
一次,在講授“責任”主題時,劉宇軒分享的感人故事深深觸動了學生。“今后,我將堅守教書育人初心,努力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劉宇軒說。
三尺講台,四季耕耘。新疆廣大教師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以教育家精神為引領,正在天山南北奮筆書寫新時代教育的精彩華章。(沈祖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