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觀禮的新疆各族各界代表心潮澎湃——勁旅耀京華 軍威震寰宇

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啟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一邊是80年前浴血抗爭的烽火歲月,一邊是新時代強軍興軍的鏗鏘步伐。約70分鐘的閱兵盛典,是這場對話最厚重的注腳。
“我的家在東北鬆花江上,那裡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伴隨著《鬆花江上》的旋律,大會拉開序幕。《保衛黃河》《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一首首經典曲目依次奏響,觀眾們紛紛揮舞手中的國旗,跟著旋律歌唱。歌聲匯聚成磅礡的洪流,在廣場上空久久回蕩。
歌聲漸歇時,屏幕上的時鐘開始跳動。1945、1955、1965……2025,中國人民80年團結奮斗、砥礪前行的歲月,像一本厚重的史書,鋪展在人們眼前。
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是抗擊法西斯開始最早、堅持抵抗最久、付出犧牲最大的國家,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閱兵式上的戰旗方隊裡,“楊靖宇支隊”“劉老庄連”等一個個光輝的名字鮮艷矚目。“以枯草、樹皮和棉絮果腹的楊靖宇,隻身與敵人周旋直至犧牲﹔新四軍‘劉老庄連’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全部壯烈犧牲……”全國愛國擁軍模范、阿克蘇宗寶園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牟宗寶受邀現場觀禮,每一面戰旗背后的故事,他都十分了解,“要讓這些承載著英雄事跡與民族精神的戰旗,永遠飄揚在中華大地的上空。”
在長達14年的抗戰壯闊進程中,面對窮凶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中華民族迸發出前所未有的力量。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以自己的政治主張,牢牢引領抗戰正確方向,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中華兒女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同仇敵愾、共赴國難,奏響了氣壯山河的救亡之歌。
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裡,新疆各族民眾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對國家的忠誠與熱愛。他們投身筑路運動,打通國際援華物資運輸通道,還節衣縮食捐款捐物支援前線。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在困難面前,唯有團結一致,才能戰勝一切挑戰。”觀禮現場,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且末縣防風治沙工作站職工帕提古麗·亞森感慨,就如同我的家鄉,從風沙肆虐到綠意盎然,是因為各族人民都加入了防沙治沙大軍,家園才變得更加美好。
戰士昂首闊步,戰旗迎風招展,戰機碧空翱翔,戰車浩蕩前行。閱兵場上,45個方(梯)隊集中展示我軍力量結構新布局,新型坦克、導彈、無人機、無人潛航器等國產主戰裝備佔比超過80%,首次亮相的武器裝備達到50%以上,一切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80年前那個積貧積弱、任人欺凌的中國早已不復存在,如今的中華民族,正昂首闊步走在偉大復興的康庄大道上。
征程永無止境,奮斗未有窮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為之努力。
當新型戰機飛過天安門,皮山縣桑株鎮中學教師白雨激動不已:“我要把現場觀禮的震撼與榮耀帶進課堂,讓愛國的種子在孩子們心裡生根發芽。”
這是一場緬懷歷史的檢閱,一場紀念勝利的慶典,更是捍衛和平與正義的宣示。
大會尾聲,8萬羽和平鴿和8萬隻氣球一齊飛向天空。願和平正義之光,長久照耀人類歷史新征程。(劉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