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寫在天地間——從抗戰烽火到屯墾戍邊

八十年風雲激蕩,八十年山河重整。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
今天,是兵團兒女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的特殊日子。
回望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浸染血淚、響徹吶喊的記憶從未遠去,先輩們以忠誠熔鑄的豐碑,在蒼穹下熠熠生輝,照亮我們奮進的道路。
(一)
自日寇鐵蹄踐踏祖國山河的那一刻起,萬千中華兒女和一支支英雄隊伍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快速集結,錚錚鐵骨戰強敵、血肉之軀筑長城、前仆后繼赴國難。
十四師四十七團是老兵精神的發源地,其前身可追溯至抗戰時期八路軍一二○師三五九旅七一九團,解放戰爭時期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二軍五師十五團。從華北根據地的游擊作戰,到陝北南泥灣的自力更生﹔從南下北返的戰略機動,到中原突圍的殊死搏殺﹔從奉命西進解放和田,到扎根大漠成為沙海老兵。黨旗所指,兵鋒所向﹔號令所至,使命必達。他們一生奔赴、無怨無悔,詮釋了何謂對黨絕對忠誠。
四師六十六團前身為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新一團,是電視劇《亮劍》中獨立團的原型。香城固伏擊戰,該團奮勇殺敵,一舉粉碎了日寇破壞冀南根據地之圖謀,立下彪炳戰功﹔四師七十二團前身為八路軍一二○師三五九旅七一七團,是聞名遐邇的“尖兵團”,一路歷經華北敵后抗日、南泥灣大生產、南下北返,百煉成鋼﹔十三師紅星二場前身之一的八路軍一一五師騎兵營,曾馳騁平型關下,以雷霆之勢確保部隊側翼安全、聚殲日寇,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從“亮劍團”的亮劍精神,到“尖兵團”的鐵血之魂,再到騎兵營的鐵騎神威,他們英勇善戰,以靈活機動克敵制勝。他們向死而生、護衛河山,彰顯了對祖國的赤膽忠誠。
一師一團、三團的前身,即抗戰時期聲名顯赫的八路軍一二○師三五九旅七一八團,被聶榮臻元帥譽為“太行山上鐵的子弟兵”。1937年10月,王震將軍率部隊至河北平山擴軍,1700多名平山子弟毅然參軍,組建了“平山團”。百團大戰中他們淬煉鋒芒,南泥灣大生產中他們揮鎬墾荒。他們來自人民、心系百姓,紀律嚴明、秋毫無犯,墾出“陝北好江南”,贏得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愛戴。他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為了群眾、依靠群眾,是忠於黨的事業、忠於人民的典范。
在血與火的淬煉中,兵團前身的一支支部隊將忠誠寫在天地間,一路砥礪前行,一路苦難榮光,鑄就了對黨的赤膽忠心,煉就了為祖國沖鋒陷陣的鋼鐵意志,譜寫了與人民血脈相連的魚水深情。
(二)
變的是番號,不變的是本色。忠誠就是兵團的本色!
戰爭的硝煙逐漸散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這個源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英雄團體,脫下軍裝,仗劍扶犁,扎根邊疆。忠誠成為指引屯墾戍邊偉大事業不斷向前的不竭動力,激勵著兵團人創造驚天奇跡,書寫輝煌歷史。
對黨忠誠,他們聽黨號令,組建兵團,開啟新中國屯墾戍邊事業新篇章。1952年2月,毛澤東主席向10多萬駐疆部隊官兵發布命令:“你們現在可以把戰斗的武器保存起來,拿起生產建設的武器。當祖國有事需要召喚你們的時候,我將命令你們重新拿起戰斗的武器,捍衛祖國。”1954年10月,黨中央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駐疆部隊大部就地集體轉業,組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70多年來,兵團從人民軍隊中走來,之所以始終在黨的旗幟下前進,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始終堅持黨的絕對領導,靠的就是對黨絕對忠誠。
對國家忠誠,他們告別家鄉,遠赴邊疆,選擇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為守好祖國的疆土,1964年,24歲的魏德友響應國家號召,來到薩爾布拉克草原,開始了戍邊生涯,一守就是一個甲子﹔1969年,為捍衛祖國領土不受侵犯,孫龍珍英勇犧牲,血洒巴爾魯克山,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9歲……他們用青春乃至生命捍衛祖國領土和主權完整,用忠貞與赤誠書寫軍墾戰士對祖國的大愛。
對人民忠誠,他們一心為民,眾志成城,始終以造福新疆各族群眾為己任。兵團人秉持“不與民爭利、不與民爭水、不與民爭地”的原則,扎根沙漠周邊、風頭水尾,引水修渠,墾荒造田,建廠辦學。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十月拖拉機廠、八一鋼鐵廠、七一棉紡廠等一批工業企業拔地而起,沉寂千年的邊疆第一次響起工業時代的機器轟鳴聲。后來,兵團將這些企業無償移交地方,積極幫助地方發展各項事業。這份深沉厚重的人民情懷,正是忠誠為民的集中體現。
對事業忠誠,他們放下鋼槍,奔赴荒原,投身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壯麗事業。兵團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發展生產、改變當地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成為兵團人要打的一場“硬仗”。他們斗志昂揚、敢想敢干,進駐戈壁沙漠,在不毛之地上開展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新疆的第一批廠房、第一棟高樓、第一座電站、第一條鐵路、第一條公路都留下了兵團建設者們的足跡,他們創造了“沙漠披綠衣、荒野變良田、戈壁建新城”的人間奇跡,用實干奉獻詮釋對屯墾戍邊偉大事業的執著忠誠。
(三)
眺望前方奮進路,唯有忠誠顯擔當。
從抗戰烽火中拼殺出來的兵團前身部隊,到建設時期鑄就輝煌的兵團兒女,忠誠始終是兵團人融入血脈、鑄入靈魂的不變信仰。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時代兵團人肩負著更為重大的責任與使命,忠誠的底色愈發鮮明。
忠於黨,堅定理想信念,鑄牢政治忠誠。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黨的領導貫穿兵團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把對黨的絕對忠誠轉化為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實際行動,轉化為履行“三大功能”、發揮“四大作用”的具體成效,在忠實履行新時代維穩戍邊職責使命、把兵團建設得更強大更繁榮的道路上信念堅定、步履鏗鏘。
忠於國家,堅守安邊之責,扛起固疆重任。新征程上,我們要牢記“國之大者”,深刻認識兵團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兵團的存在和發展絕非權宜之舉,而是長遠大計。在自治區黨委和兵團黨委領導下,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不斷彰顯“軍”的屬性、提升“兵”的能力,強化維穩戍邊看家本領,為黨和人民守好邊、固好防,維護祖國尊嚴、社會穩定、人民安寧,為實現新疆工作總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忠於人民,堅持人民至上,永葆為民初心。新征程上,我們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形有感有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就業、收入、社保、醫療等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持續用力,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線,讓廣大職工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忠於事業,堅決履行使命,激發奮進力量。新征程上,我們要大力弘揚兵團精神和胡楊精神、老兵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投身於兵團改革發展穩定的火熱實踐,聚焦兵團高質量發展要求,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聚焦兵團七大主導產業和21條重點產業鏈,統籌抓好各項工作,努力創造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業績。
從抗戰烽火到屯墾戍邊,兵團一路走來,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經受戰火硝煙的考驗,仍需赤膽忠心的錘煉。讓我們把偉大抗戰精神一代代傳下去,把忠誠融入血脈、浸入靈魂,時刻忠於黨、忠於人民,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勇於擔當、積極作為,以更加昂揚的精神面貌、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在天山南北續寫忠誠與擔當,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兵團實踐的壯闊篇章!(兵仲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