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小學生收看《開學第一課》 銘記奮戰史詩 勇擔時代重任

9月1日晚,新疆各地中小學組織學生收看了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教育部聯合主辦的《開學第一課》。
當日20時,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央視新聞客戶端、央視頻、“學習強國”學習平台、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同步播出《開學第一課》。
今年《開學第一課》以“銘記與奮斗”為主題,通過數字化場景再現、沉浸式講述、實景課堂等多種呈現方式,生動講述抗戰故事,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引導廣大青少年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節目中,三面來自抗戰英雄連隊的戰旗同台亮相,在電視屏幕前,聽著三支英雄連隊的代表講述平型關大捷、百團大戰、劉老庄戰斗等著名戰役中發生的動人故事,和田市第五中學九年級(9)班學生祖麗阿婭提·麥麥提艾力眼神中滿是震撼與崇敬。
“今天的安寧,是英雄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定會銘記歷史,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學習,報效祖國。”祖麗阿婭提說。
戰火硝煙中,少年也曾挺身而出。《開學第一課》運用人工智能影像修復技術,將各地抗日救亡青少年團體的珍貴照片轉化為高清、彩色的動態影像。那些曾經奔走在戰火中的青春身影跨越時空,以鮮活生動的方式與今天的青少年展開對話。
“看到抗戰時期那些少年英雄的影像鮮活地呈現在眼前,我深受觸動。”哈密市第四小學五年級(5)班學生宋子涵說,這讓他深刻地理解了責任與擔當的含義,明白了即使年紀小,也能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
《開學第一課》採用平行講述的方式,帶領大家回溯左權與楊靖宇兩位同齡英雄的生命軌跡。楊靖宇、左權兩位英雄少年時代鮮為人知的成長故事,讓同學們真切感悟到何為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讀懂英雄如何在抗戰烽火中百煉成鋼。
“先烈們為了國家和人民,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太偉大了。”阿勒泰市中心小學六年級(1)班學生馬諾伊說,今后她要更加珍惜美好的生活,好好學習,爭做時代好少年!
銘記是最好的紀念。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原館長朱成山從“歷史守護者”的角度,為同學們講述了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寫滿証言的南京大屠殺親歷者登記表、幸存者採訪等帶著血淚的記憶與影像,讓青少年們感受到了那段歲月的苦難與不屈。
“作為新時代中學生,既要銘記歷史,也要擔負起新時代的重任。今后將勤奮學習,努力成長為堪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任的棟梁之材。”觀看節目后,烏魯木齊市第29中學七年級(8)班學生黃燕浩喆說。(沈祖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