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這位村能人帶動三千多村民就業

2025年08月29日11:02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8月21日,新疆溫泉縣查干屯格鄉查干蘇木村村民韋宗海和工人們正忙著給玉米裝袋,兩名收購商專程來到現場,和他談著玉米收購事宜。今年,韋宗海不僅擴大了玉米種植規模,還引入了新品種。

“我最大的心願是帶領村民一起致富,想實現這個願望,隻有不斷學習,提升本領。”韋宗海說,今年,他和團隊成員承包的土地已經覆蓋6個村,面積達3萬畝。

在韋宗海的玉米種植基地,連片的玉米顆粒飽滿,不遠處的烘干廠裡,機器發出轟鳴聲,工人們來回穿梭,有的忙著搬運谷物,有的專注查看監測儀上的烘干參數。

韋宗海說,他從1995年開始跟著父母學習種地,當時,種植模式十分單一,從播種、澆水、收割到各項田間管理,全靠人工完成。由於缺乏科學種植方法和高效管理手段,一年到頭辛辛苦苦,收入卻十分有限。

2010年,他找到村裡的種植大戶,商議聯合承包土地,抱團發展。6位村民積極響應加入,他們多方籌集資金,共同承包了4000畝土地。

此后幾年,韋宗海一邊種植一邊通過改良土壤、科學施肥等舉措提升土壤質量,很快實現了盈利。

2015年,韋宗海用賺來的錢創辦了一家滴灌帶加工廠,生意不錯。兩年后,他投資1200萬元,成立了溫泉縣農祥種植專業合作社。

村民們陸續加入合作社。2021年,他又在村裡吸納了幾名合伙人,成立了溫泉縣金秋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並同步建成玉米烘干廠。

村民巴音·貸裡格爾家原本有30畝地,他把土地承包給合作社,自己到玉米烘干廠上班,每月不僅有8000元工資,年底還能獲得分紅,一年收入超10萬元。

“前兩年,我在玉米烘干廠開挖掘機,現在,已經當上了廠長成了公司的股東。”村民王承徙說,他一年能賺六七十萬元。

2023年,韋宗海又有了新想法,他與公司成員及村民共同成立了養殖合作社和小麥良種繁育基地,構建起“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形成了種植、生產、加工為一體的產業鏈。

各個環節協同運作,業務規模每年持續擴大,不僅為該村村民提供就業崗位,周邊村民也前來合作社及加工廠務工。“我們種植的小麥和玉米已經實現了現代化作業,產出的糧食作物主要銷往四川。下一步,將繼續擴大種植面積和養殖規模,通過不斷完善產業鏈,規范公司運營管理,讓更多村民的口袋鼓起來。”韋宗海說。

溫泉縣查干屯格鄉查干蘇木村黨支部書記李衛東說,目前,韋宗海這種抱團發展的模式已經帶動3000多位村民就業,提高了村民收入,激活了村裡的產業活力。(白素君)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