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實踐”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6場舉行
新疆和田:防沙治沙與生態富民協同推進

28日,“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的成功實踐”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6場舉行,和田地委副書記、行署專員馬合木提·吾買爾江以“創新多元治沙模式,助力和田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介紹了和田地區在防沙治沙與生態富民協同推進中的突破性進展。
作為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的生態屏障,和田地區以“工程固沙+生物治沙”相結合的模式持續攻堅,2024年以來完成沙化土地治理598.9萬畝,超自治區兩年任務總和的187%,220公裡沙漠邊緣空白區實現合龍,曾經的不毛之地逐漸披上綠裝。
為讓群眾共享治沙成果,當地推行“劃地到村、承包到戶、確權到人”的模式,將58.94萬畝沙地確權至1.26萬戶、5.44萬人並發放不動產權証,讓群眾從治沙參與者變為生態受益者。如今,和田地區綠洲森林覆蓋率已超32%,優良天氣較10年前增加32天,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生態改善的同時,和田地區更將治沙成果轉化為產業發展動能,催生出沙漠經濟新活力。和田地區中藥材種植面積達74萬畝,以肉蓯蓉、玫瑰花為主的特色作物今年總產值將突破7.22億元,直接帶動1.26萬人穩定就業、5.35萬人次靈活就業﹔和田昆岡經濟技術開發區聚焦冶金、化工等特色產業,加快推動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助力地區經濟穩步增長,2012年至2024年,和田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1%,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4.7%,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1.5%,生態與經濟實現雙向賦能。
依托“沙漠生態+玉石文化+非遺民俗”的獨特資源,和田地區大力發展文旅產業,打造多元文旅IP:塔克拉瑪干沙漠探險、綠洲觀光等特色線路吸引眾多游客紛至沓來,約特干故城、和田團城等景區成為網紅打卡地,艾德萊斯綢制作、桑皮紙技藝等非遺項目通過文旅融合煥發新生,此前舉辦的2025“新疆是個好地方”非遺援疆主題展示活動匯聚了全國383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進一步擦亮了和田的文旅名片。
和田地區將防沙治沙與就業增收緊密結合。2024年以來,當地70.54萬各族群眾參與植樹造林,直接解決就業8萬人,群眾增收達8.36億元﹔財政支出的80%以上、援疆資金的80%以上均投向民生領域,重點提升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水平,實現脫貧戶“戶戶有就業”。
馬合木提·吾買爾江說,在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上,和田地區將用奮斗書寫更加美麗的生態答卷。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將是一片郁郁蔥蔥的林海、瓜果飄香的田園,更是各族群眾幸福生活的綠色家園。(熱依達、拍熱扎提·阿不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