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份意向書見証“笑與天山共白頭”

8月22日,“胡楊青鬆 新疆建功——人才建疆萬人行”第三期活動落下帷幕。149名來自西北政法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安科技大學、西安理工大學4所高校的師生,帶著對新疆的全新認知與干事熱情踏上歸途。此行,80名陝西學子與新疆企業達成就業意向,讓人才與這片熱土的“雙向奔赴”再添溫暖案例。
“很多重大基建項目都在新疆,這裡藏著大機遇!”在喀什跨境電商進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西安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電氣專業博士研究生王麗靜的目光定格在展架上的電動機、變壓器上,她語氣裡滿是期待:“剛才跟企業負責人聊了聊,新疆的產業發展需求跟我的研究方向太契合了。”這次實地走訪讓她心裡的天平傾向新疆。
實際上,早在一周前,149名師生就已抵達新疆,從喀什到烏魯木齊,足跡跨越多地。他們中有朝氣蓬勃的本碩博學子,也有經驗豐富的銀齡教師,涵蓋66個專業。
“這是響應國家戰略的具體舉措。”新疆人才發展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張碩在啟動儀式上表示,集團立足新疆“五大戰略定位”和自貿試驗區建設的人才需求,創新引才模式,“前兩期已有62人簽訂就業意向書,15人即將到崗。我們要讓更多人看到新疆的發展活力,讓人才願意來、留得住、能出彩。”
在新疆果業集團有限公司的展廳裡,葡萄干、堅果等農產品琳琅滿目。西北政法大學法治學院法律碩士朱淑慧正拿著企業人才引進手冊和工作人員細聊崗位信息,並當場填了就業意向表,約好回校后再通過視頻溝通細節,“我要把這次所見所聞講給同學聽,讓更多人知道新疆的好政策、好機會。”
“馳騁青巒逐雲丘,躍馬乘風少年游……”西安科技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宋憲峰遙望天山山脈,即興念起自己寫的《天山行》。這次到新疆,他不僅見識了壯麗風光,更看到了發展機遇。“新疆的礦業、基建領域很需要安全工程人才。我正在了解特殊人才引進政策,打算畢業后帶家人來定居。”他摸著剛簽的就業意向書笑言,“這首詩得改改結尾,‘笑與天山共白頭’,現在是真有這打算了。”
“第一次帶學生來新疆,我就被震撼到了。”西安理工大學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市場主管姜風超翻著記事本,上面記滿了企業信息,“農業、藥業、外貿這些領域發展勢頭強勁,是年輕人施展才華的好地方。”他計劃回校后辦場分享會,讓參加這次活動的學生講講自己的所思所悟,“還要跟新疆的企業多對接,搭起校企合作橋梁,讓更多陝西籍學子來西部建功。”
從北京到陝西,從烏魯木齊到喀什,三期“人才建疆萬人行”活動像一條紐帶,讓國內其他省份高校與新疆的聯系越發緊密。如今,80份新簽訂的就業意向書,正把“胡楊青鬆 新疆建功”的故事續寫得更加生動,越來越多青年正帶著職業夢想奔赴新疆,在這片熱土上扎根生長。(司路路 劉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