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鄉村裡“藏”著多少詩人

書香氤氳的新疆鄉村是怎樣的一幅美景?8月23日,作為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配套活動,由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主辦的“大地流彩·自治區2025年鄉村閱讀專題座談會”在喀什舉行。農民畫展、農民詩人詩歌朗誦、鄉村閱讀經驗分享、鄉村工匠作品展示等多元形式,生動展現了書香潤澤下新疆鄉村的蓬勃生機。
昌吉市三工鎮長豐村61歲的村民薄愛榮,農忙時耕田,閑暇時讀書,用文字記錄生活,用詩歌贊美家鄉。“天下有一方神奇的土地/那是昌吉/我的昌吉……”她動情地誦讀自己創作的詩作《昌吉 昌盛吉祥的昌吉》,把對土地的深情與對遠方的向往凝於詩句之中。
“我們村有一批像我這樣的農民詩人,農閑時聚在圖書室、農家書屋,閱讀反映鄉村變化、傳播現代文明的書籍。我們學習作家的寫作方法與風格,開始用詩歌記錄身邊的點滴變化和暖心故事,贊頌黨的惠民政策,以最朴素的語言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感恩。目前全村已有18名農民詩人。”麥蓋提縣農民詩人阿那姑·衣明分享著閱讀點亮心靈的點點滴滴。
與詩人朗誦相呼應的是會場內外的農民畫,它以絢爛色彩描繪出葡萄架下讀書的少年、田間地頭的科技講座等生動場景。
在天山南北的鄉村,書香正悄然彌漫。吐魯番市高昌區葡萄鎮的“努爾丁書屋”創始人努爾丁·沙塔爾,用兩萬冊藏書在自家庭院辦起免費書屋,成為“村級閱讀打卡地”﹔裕民縣阿勒騰也木勒鄉以書為媒、以讀為橋,讓閱讀融入村民日常生活,文明新風吹遍草原角落﹔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班迪爾鄉,打造“書香班迪爾”品牌,引導農牧民養成閱讀習慣,閱讀氛圍日益濃厚。越來越多農牧民走進農家書屋,享受閱讀樂趣、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拓寬視野、激發創業熱情。
“鄉村閱讀不是讓我們放下鋤頭、脫離勞動,而是通過‘手中的另一把鋤頭’——閱讀來獲取知識與技能,最終以知識改變命運。”自治區農產品品牌建設與產銷服務中心主任賀嬌龍表示,希望更多優質書籍下沉鄉村,實現知識共享。
“閱讀的力量根植於鄉土,滋養著心靈。我們將繼續以書為媒,讓知識的種子在田野生根,讓智慧之光照亮鄉村振興之路。”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熊斌說。(任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