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加速建設現代物流樞紐

2025年08月25日09:30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8月的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一派繁忙景象。

新疆乾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的一批汽車配件剛剛搭載新疆“天山號”多式聯運品牌班列啟程,前往哈薩克斯坦。

“‘天山號’開行以來,貨物發運時效得到大幅提升。”作為長期與“天山號”合作的企業,該公司業務經理單雪琴深刻感受到了“天山號”品牌班列的便利性,貨物抵達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24小時內,即可完成全流程的班列業務。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是“一帶一路”核心區建設標志性工程。從“天山號”常態化運行,到全國首創“軟篷車”貨運模式測試成功,再到“鐵路快通”全面覆蓋,一個高效聯通國內國際的現代物流樞紐體系正加速成型。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與臨空經濟區管理委員會陸港服務局負責人鐘荷花介紹,截至7月底,國際陸港區已累計開行中歐(中亞)班列9700余列,為構建西向國際通道奠定堅實基礎。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12月啟動的“天山號”,其發運頻次實現了從最初每周2列,到每周超過10列,再至如今平均每天穩定發運2列以上的“三級跳”。截至8月1日,“天山號”已成功發運超1000列,成為馳騁在亞歐大陸上的亮麗“新疆名片”。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的活力,源於持續不斷的模式創新。

——“全程時刻表”重塑時效標准。先后開行烏魯木齊—霍爾果斯—阿拉木圖、烏魯木齊—意大利薩萊諾等4條新疆首趟全程時刻表班列線路,將運行時間較普通班列壓縮60%以上。

——“軟篷車”貨運全國首創。將中方傳統的國際道路運輸集裝箱箱體改造為軟篷箱體,一舉增加載貨量約1—2噸,並成功測試首票運輸,可降低單位物流成本約20%,為跨境道路運輸帶來了革命性變化。

——“東向海鐵聯運”拓寬出海通道。與天津港、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緊密合作,累計開行東向班列2000余列。天津港(烏魯木齊)內陸箱管中心的落地,為企業提供了“家門口”的港口箱管服務,吸引了產業集聚。

打通堵點、優化環境,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在“軟聯通”上也做足了文章。

針對華南電商貨物西向運輸難題,成功推動廣州至烏魯木齊鐵路運費下降50%以上,並創新開行“粵新快線”鐵空聯運班列,構建起“華南貨、新疆轉、亞歐達”的新通道。

通關效率是關鍵。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聯合鐵路部門、海關創新的“集結中轉運輸”模式,讓貨物實現“換票不卸車,一次集結、無縫中轉”,使每組貨物成本降低約1700元,時效提升20%。同時,“鐵路快通”模式在“天山號”多式聯運品牌班列上實現全覆蓋應用。今年以來,通過該模式發運約1.8萬組集裝箱,累計節約成本超300萬元,口岸通行時間節省2—3小時,手續大幅簡化。

此外,全疆首個國際道路運輸(TIR)便利服務中心提供“當日申請、當日辦結”的一站式服務,正吸引更多國際運輸企業在此常態化開展業務。

如今,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的“朋友圈”正在不斷擴大。國內,與其他省份中歐班列發運城市的物流合作,先后發運中歐跨境班車(重慶—新疆—德國)、西部陸海新通道“新疆—重慶—東盟”跨境聯運班列、“豫新班列”等,物流集聚能力持續提升。境外,支持優勢企業發展,布局9個海外倉,覆蓋亞歐多國,“百倉百港”運營網絡持續完善,境外集貨分撥能力顯著增強。

汽笛聲聲,駝鈴新曲。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正加速成為亞歐黃金通道上的關鍵樞紐,為新疆拓展高水平對內對外開放注入新動能。(石鑫)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