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和田成全國非遺“體驗營”

2025年08月20日10:27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水波蕩漾間,漆藝扇面暈染成水墨煙雨﹔銅胎之上,景泰藍釉料勾勒出蝴蝶斑斕的翅膀﹔紅紙翻轉處,剪紙刻刀游走現出靈動的兔影……8月18日,在和田舉辦的2025“新疆是個好地方”非遺援疆主題展示活動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傳統技藝與現代體驗碰撞,讓非遺煥發鮮活生命力。

活動現場,山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金漆鑲嵌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郭喜梅,將靛藍、朱紅、金黃等顏料滴入水中,形成絢麗圖案。她和小學生木熱迪力·買提努日一起,將白色紙扇浸入水中輕輕轉動,不一會兒,一把畫面似江河煙波浩渺的扇子便完成了。“太美了!”圍觀者贊嘆,木熱迪力臉上滿是興奮。

非遺活動體驗區熱鬧非凡。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以“指尖對話”搭建文化交融橋梁,吸引人們沉浸式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郭喜梅帶來的是漆藝文化研學體驗課程。“這個課程巧妙利用天然漆不溶於水的特性,將傳統漆藝拓展到絲巾、扇面等柔性材料上。此過程既保留傳統精髓,又讓體驗簡單有趣,讓大家近距離接觸大漆技藝,真正落實‘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郭喜梅說。

來自北京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景泰藍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梅俯身指導游客體驗“點藍”。她手持藍槍,蘸取釉料,在蝴蝶胎體上細致填色,釉料暈染開來,斑斕紋路逐漸顯現。“在和田展示景泰藍制作技藝,人們眼神裡的好奇與贊許,讓我特別感動。”李梅說,“非遺不分地域,好手藝就該走出來,讓更多人看見老祖宗的智慧。”

河北蔚縣剪紙展台前,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周利偉耐心指導小姑娘劉羽彤創作。“刻完這邊,把刻刀輕輕轉一下,繼續,慢慢來,用力均勻才能不斷線。”周利偉邊說邊示范,刻刀在紅紙上游走,線條流暢精准。在他的指導下,劉羽彤小心翼翼地嘗試,大約20分鐘后,一隻活靈活現的“小兔子”便在她手中誕生。“專注做一件事非常解壓,我很享受這個過程。”劉羽彤笑著說,“原來非遺就在我們身邊。”

活動高潮出現在和田縣巴格其鎮第一中心小學28名學生的非遺研學現場。孩子們圍坐在一起,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剪紙代表性傳承人張百雁,先展示精美窗花,隨后詳細講解剪紙基礎技巧,從紙張折疊到剪刀握持運用,耐心指導每個細節。學生們沉浸式體驗剪紙技藝。“這是我第一次體驗剪紙。老師幫我畫好花紋,我跟著線條慢慢剪,竟然剪出了漂亮的窗花,特別有趣。”10歲的熱西達·麥圖地說。

活動結束時,許多參與者仍圍著非遺傳承人請教技藝,孩子們舉著自己的作品合影留念,臉上寫滿自豪與喜悅。這場非遺盛宴不僅讓傳統技藝走進大眾視野,更在每個人心中播下了文化傳承的種子。(賈春霞)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