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新疆巴郎“棋”行千裡

2025年08月14日09:34 | 來源:新疆日報
小字號

“這次我去了爛柯山景區,聽講解員阿姨講述咱們棋室旁邊的‘觀棋爛柯’雕像的故事。”8月12日,祖裡皮克兒·阿地力江興奮地向小伙伴們分享著他今年夏天的兩次衢州之行。

祖裡皮克兒是烏什·衢州小學的學生,開學將上五年級。他雖然年紀不大,卻已有兩年棋齡,是同學們眼中的圍棋小高手。今年7月,他作為烏什縣18名小棋手之一,踏上了前往浙江衢州的旅程,參加了“浙裡石榴紅”——烏什少年圍棋特訓營。僅僅過了半個月,8月初,他又一次來到衢州,這次是參加“禮潤中華 執子同心”各族青少年圍棋交流暨浙江省各族青少年交流計劃推進活動。看著兒子小小年紀就能走出新疆,接觸更廣闊的天地,父親阿地力江·阿不力孜既欣慰又充滿期待:“這是非常難得的機會,見到了這麼多優秀的老師和同學,希望他以后能成為一名職業棋手。”

圍棋,小小的黑白棋子,在相距數千裡的衢州市和烏什縣之間,悄然架起了一座交流的橋梁。

衢州市對口支援新疆烏什縣指揮部項目組副組長、烏什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副局長盧雪飛,至今清晰地記得2023年初到烏什時的情景。那時,他和同事們正在思考如何深入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尋找一個合適的切入點。“在小學裡,我們遇到了黃老師,他自學圍棋后正在教孩子們下棋,孩子們興致特別高。”盧雪飛回憶道,“我們覺得這就是緣分,圍棋不正是我們衢州的優勢嘛!”

盧雪飛口中的黃老師,是烏什縣依麻木鎮國通語學校數學老師黃定榮。圍棋走進他的課堂始於2018年前后,當時新疆圍棋協會向學校捐贈了一批圍棋和教學軟件。經過兩年自學摸索,黃定榮開始嘗試在班上教孩子們下圍棋。孩子們的濃厚興趣,讓這顆文化的種子在校園裡扎下了根。

這份源於興趣的努力,在2024年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在衢州市援疆指揮部和新疆圍棋協會的共同支持下,圍棋進校園活動正式在烏什縣依麻木鎮國通語學校和烏什·衢州小學推開。專業圍棋老師被派來授課,圍棋課程在一、二年級每周固定開設1至3節,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加入圍棋社團。如今,全縣已有約3000名學生接受了圍棋啟蒙。

為了提升教學水平,黃定榮和其他4名老師去年專程前往衢州參加了全國圍棋教師培訓,並順利取得了圍棋教師資格証。作為帶隊老師,黃定榮已先后三次帶著烏什的學生們前往衢州學習交流。從2023年的參觀體驗,到2024年的圍棋主題夏令營,再到今年的特訓營和交流賽,每一次經歷都讓他感觸頗深:“衢州是圍棋高地,我們和學生能有機會一起去那裡學習,非常難得。”

新疆圍棋協會成員、烏什·衢州小學圍棋老師陳延宏自去年3月起在烏什縣授課,她對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印象深刻。“孩子們學得很快,下課了還經常追著我提問。”陳延宏說。

這份熱愛也轉化成了賽場上的成績。今年在烏什縣舉行的“衢烏杯”中國—吉爾吉斯斯坦青少年圍棋邀請賽上,代表烏什出戰的3名小棋手就合力拿下了團體季軍。

圍棋的魅力,不僅在於勝負,更在於連接。在衢州國際圍棋文化交流中心·烏什分中心,經常能看到不同民族的少年們圍坐對弈,神情專注。通過圍棋活動,祖裡皮克兒不僅提升了棋藝,更結識了來自內蒙古、西藏、青海、四川等全國各地的新朋友。他們用電話手表互加好友,相約以后在網上下棋。“我在圍棋裡交到了全國各地的朋友,”祖裡皮克兒開心地說,“希望今后我的棋藝越來越好。”(張小宓)

(責編:陳新輝、楊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